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這些事,你誤解孩子了嗎?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兒童心理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有很多特殊的時期。在這些時期里,寶寶可能表現(xiàn)得令人費解,甚至會給大人找很多的麻煩。但實際上,這些時期可能是寶寶性格成長,智力發(fā)育的畢竟階段哦~

追求完美不是笨

育兒小故事:

媽媽叫卓卓把他的小桶拎過來,卓卓走向小桶準備拎,這時姥姥拿起小桶,遞給卓卓,喬喬不高興地說:不是這樣的。然后。他把小桶放回原來的地方,再拎起來。姥姥笑到:這孩子可真笨。

專家分析:

卓卓不是笨,而是每個孩子都會經(jīng)歷的完美敏感期,即做事情講究完整性。在他們的設(shè)想中,事情應該是這樣辦,一旦他們設(shè)想好的東西被打斷,便不愿接受。這是他們從初步建立計劃做事的意識,到掌握較強的思維能力的一個過渡。這時家長在給予必要的指導時,不妨對孩子的這種行為寬容一些。這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實施破壞不是錯

育兒小故事:

航航常常損壞家里的物品,撕毀過爸爸的稿紙,拆散過媽媽的化妝盒,自己的玩具也往往被拆得七零八落。爸爸媽媽非常生氣,經(jīng)常大聲責罵航航,甚至對航航動手,試圖阻止他這樣的行為。

專家分析:

其實,孩子在玩弄物品的時候,實際上也是一種學習。孩子的智力發(fā)育,需要不斷地信息刺激,他們四處探尋各種事物來滿足他們的這一需求。從成人的角度看,他是毀壞了一件物品,而實際上孩子從中調(diào)動了自己的手、眼、耳等感官,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信息。所以,父母不可輕易阻止孩子的探索過程。對的確不能讓孩子嘗試的事情,也要盡量向孩子說明道理,并找出替代的事情給孩子做。如果父母經(jīng)常粗暴地阻止孩子做事,孩子就會漸漸地失去好奇心,失去了探索的動力。

重復不僅是為記憶

育兒小故事:

琪琪媽覺得很奇怪:給琪琪講的《拇指姑娘》故事,孩子聽了多少次也沒聽煩,每晚,藝可總是纏著媽媽講《拇指姑娘》的故事,從不間斷。媽媽表示:媽媽知道你記住了,不用讀了。但琪琪還是不罷休。

專家分析:

重復是孩子學習的一個特點。孩子的智力發(fā)展,不是知識在頭腦中的堆積,記住知識本身,而是通過刺激、記憶來促進腦部的發(fā)育。孩子的智力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重復作為力量,當重復到達了一定程度時,新的狀態(tài)就會爆發(fā)出來。另外,孩子在聽熟悉的事物時,對事物的預見會給他們帶來信心與安全感。

依戀與自理并不矛盾

育兒小故事:

婉婉爸媽十分重視培養(yǎng)她的自理能力,從不讓婉婉粘著自己。在婉婉很小的時候,就讓她自己吃飯、穿衣,甚至為了培養(yǎng)女兒的獨立性,把她送到全托的幼兒園鍛煉。

專家分析:

粘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jīng)的階段,他們從對父母的依戀中感受親情,認識世界。經(jīng)過了這一階段,孩子才能逐漸建立起健全人格。從心理發(fā)育上說,孩子很需要被重視,這與他們的自理能力并不矛盾。

家盒子提醒

爸爸媽媽千萬不要用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孩子,而要深入孩子的內(nèi)心,尊重他們的想法。在阻止孩子的行為之前,先仔細考慮孩子這樣做的原因。在對孩子提出要求的時候,先想一想這樣的要求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征。孩子像是一本書的作者,父母越有興趣去讀懂他,他就越有動力將這本書寫得更加精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954627.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