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是古希臘著名的教育家,他非常重視對孩子性情的研究。他認為,某一時刻孩子的表情很有趣,可以反映孩子當時的心理狀態(tài),很可能有違孩子的常態(tài)。有一個故事很有趣。
有一天蘇格拉底在街上閑逛,遇到一個男孩子向母親哭著要買一個玩具,孩子哭得很厲害,母親卻很固執(zhí),仿佛孩子越哭她越不給孩子買。有很多人圍著這對母子,都勸母親給孩子把玩具買了吧。
蘇格拉底也被孩子越來越大的哭聲吸引了過來。他邊摸孩子的頭邊對母親說:“你們?yōu)槭裁匆┰谶@里呢?”
母親說:“這個孩子平時并不是這樣,很聽話,從來不哭,今天不知道是怎么了?而且我們要趕著去學(xué)校開家長會!急死我了,他死活不肯走!”
蘇格拉底對母親說:“如果你的孩子平時不會有如此激烈的反應(yīng),那么這次玩具就不要給他買。因為某一件事情改變孩子以往的正面性格會讓家長后悔。關(guān)鍵一點,通過我對你孩子臉部的觀察,發(fā)現(xiàn)他的眼珠在左右晃,而大哭和眼淚卻讓你忽視了這一點。”
他對孩子笑著說:“孩子,其實你不想讓媽媽去學(xué)校開家長會對嗎,是由于成績不好嗎?”
孩子突然停止了哭,驚訝的看著蘇格拉底,不好意思的承認了。
母親和路人恍然大悟,原來孩子的目的不在于玩具,而是為了拖延時間不讓媽媽開家長會。
蘇格拉低對母親說:“母親一定要善于全面觀察孩子的臉,因為臉可以真實地反映孩子的情緒。”
這個故事告訴父母我們:在教育家看來,每個孩子的臉上都掛著一張反映孩子即時精神狀況以及心理動態(tài)的鏡子,因而通過臉來判斷孩子的心理是可行的。
一般來說,孩子臉上泛紅暈,是羞澀或激動的表示;臉色發(fā)青發(fā)白是生氣、憤怒或受了驚嚇而異常緊張的表示。臉上的眉毛、眼睛、鼻子和嘴,更能表示極為豐富細致而又微妙多變的神情。皺眉一般表示不同意、煩惱,甚至是盛怒;揚眉一般表示興奮、驚奇等多種感情;眉毛閃動一般表示歡迎或加強語氣;聳眉的動作比閃動慢,眉毛揚起后短暫停留再降下,表示驚訝或悲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998279.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