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一些劣性刺激(上)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習慣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7275 轉貼: (寫于6/19/2001 1:37:35 PM)

在現(xiàn)代社會的優(yōu)越條件下,給孩子一些必要的劣性刺激不但必要,而且是很有意義的!

(一)饑餓

有很多父母怕孩子餓著,平時零食一大堆,只要孩子開口,馬上就會滿足孩子的愿望,但越這樣,孩子的毛病就越多。不是不吃這個,就是不吃那個。父母不必過分擔心,為了增強兒童的食欲,應有意識地讓他們餓一點,待他真正感到餓的時候,就不會挑食了。從另一個角度上說,吃得過多會引起幼兒不少疾病!
 
(二)勞累

現(xiàn)在的孩子幾乎與勞動絕緣。即使6—7歲的孩子,父母或爺爺、奶奶輩伺候著。早上怕孩子上學遲到,還要幫忙穿衣服,天天接送,使得孩子吃苦能力差,肢體懶惰,肌肉無力,不僅阻礙身體的發(fā)育,還會影響智力發(fā)育。所以,父母要有意識地鍛煉他們,讓他們自己走著上學或每天幫助父母做些家務!

(三)批評

現(xiàn)在的孩子承受能力極差,聽不得一點點批評,即使做錯了也不能批評。很難想象,這些孩子長大了會怎么樣。因此,父母要給予孩子必要的紀律約束和適當?shù)呐u。如果錯誤比較嚴重,批評還可更嚴厲些,這對他們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是有益的!

當然,劣性刺激不止以上這幾個方面。如,一些明智的父母會為孩子設計一些困難,而這些困難是孩子經(jīng)過努力可以克服的。但父母要注意的是,給孩子“制造”這些“劣性刺激”時,必須要適度,而且方法要正確,否則會有相反的效果。

ligeng 的回復: (寫于6/21/2001 3:28:25 PM)

沒錯!

從出生那一天起,我們夫妻下決心讓孩子吃點兒苦。

一、身體上,這樣可以讓孩子更健康。饑渴、奔波、勞累,從出生以來,我們已經(jīng)讓一歲的童童體味了不少。三個月大,我們就帶她出外旅行;會走以后,只要大人走路的時候,就讓她也自己走;另外還有嚴寒暑熱,三九天,公園里的童童小臉凍得紅紅的;六月,似火驕陽讓孩子順著發(fā)稍流汗……。其結果是:孩子胃口極好、精力充沛、非常健康,自出生以來從未生病。唯一的缺點:皮膚黑。

二、精神上,給她充分的關愛的情況下,另外,我們還讓孩子經(jīng)常體會:和親人離別、自己治愈痛苦、補充維生素N(被拒絕)等。其結果是:孩子承受力很強,聰明,對環(huán)境的適應力也很強,會自己拿主意,主動謀求與的環(huán)境磨合。

總之,我們想告訴孩子,你是我們的寶貝兒,但不是這世界的唯一;你應該有充分的準備去面對各種環(huán)境,克服各種困難;為了你的成功,你必須努力!

yangqin 的回復: (寫于6/21/2001 11:31:15 AM)

一篇發(fā)人深省的好文章,自從生了寶寶后,我的人生目標就變成了多掙錢,將來讓寶寶住好房子,坐好車,上最好的幼兒園,小學。在這種思想下,我忽視了以前對我來說很重要的許多事情:朋友、愛好、對父母的關心。每天我琢磨的就是該給寶寶加什么營養(yǎng),買什么玩具,什么衣服,怎樣讓他高興?墒菍殞毥K究要長大,走入充滿挫折和痛苦的社會和獨立的人生旅途。那時侯,他會怎樣面對這一切讓他不知所措的事情呢?

我覺得從大的民族、國家的角度,從個人愛孩子的角度,我們都應該改變一下做法,讓寶寶早接觸人生和現(xiàn)實真實和殘酷的一面吧。

給孩子一些劣性刺激(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oujiao/99990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