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銅鑼的孩子
袁省梅
初冬的太陽青白冷寂地走到頭頂時,銅鑼黃亮的聲音在羊凹嶺的巷里響了起來,咣,咣,咣。正在玩耍的孩子嚷嚷著,耍把戲的來了。
敲銅鑼的是個十二三歲的孩子,寬大的棉襖隨了胳膊的擺動,像罩了個罩子般硬撅撅地晃,褲子卻短,黑紅的腳腕露了半截。他看上去也不冷,額上冒著汗,把一面銅鑼敲得嘹亮。戲臺子下蹲的站的來了好多人。冬閑,人們都出來看個熱鬧。
開始演出了。都是十來歲的孩子,已經(jīng)脫了棉襖棉褲,光著脊背,只穿條灰白的單褲子,在一個黑臉大漢的指揮下,鉆火圈,騎單車,拋大缸……
表演頂尖刀的是敲銅鑼的孩子和黑臉大漢。一把亮閃閃的尖刀頂在那孩子的脖子下,另一頭的尖刀頂在黑臉大漢的脖子上。一旁的銅鑼皮鼓霹靂啪擦,敲打得緊緊慢慢?礋狒[的人心也跟著緊緊慢慢地亂撲騰,就見那黑臉大漢和那孩子頂著尖刀,伸開著兩臂,一步一步轉(zhuǎn)著圈走得緩慢,沉重。只見那孩子的臉脹得紫紅黑亮,眼睛瞪得溜圓,眼珠子快要蹦出來般,凸出了眼眶,亮的尖刀已經(jīng)深深戳進了他的喉里。細的棍子一點點彎曲,彎曲……終于,在一陣急促的鑼鼓聲中,在人們的唏噓中,棍子咔嚓折斷。那孩子和黑臉大漢慢慢收了氣息,微微笑著向一周的人們鞠躬致意。
人們看著那孩子,順出一口氣,旋即就嗷嗷地叫起好來。人們是沒想到這小小孩子,黑黑瘦瘦的,還有這般好的氣功。有膽大的娃娃悄悄走上去,想摸那孩子的肚子。那孩子故意將肚子鼓得老大,等娃娃們小心地剛碰到他的肚子,他忽地癟了下去,嚇得娃娃手一彈,倏地縮回。那孩子就嘿嘿笑,一旁的人都嘿嘿笑。
鑼聲又響在羊凹嶺的巷子時,敲銅鑼的孩子開始挨家挨戶地收糧食了。
那孩子見了門,不進去,站在門口把銅鑼敲得響亮。屋里的人聽見了,就會拿出兩個饅頭,或者一個南瓜三五個紅薯,或者是,一瓢麥子三四個玉米穗,反正是,家里有啥,就給點啥。那孩子見人拿了東西出來,就不敲了,鞠一下躬,翻過銅鑼,接了糧食。出了門,他把銅鑼里的糧食裝到一只灰的布袋子里。
走到二豁子門口時,巷里閑坐的人使著眼色不讓那孩子在二豁子家門口敲銅鑼。二豁子沒有男人,一個寡婦扯著七個淌鼻涕的娃娃,日子過得爛抹布樣皺巴。況且,憑著二豁子的性格,她能給你一口唾沫一頓斥罵,還能有什么?
那孩子看著人們給他擠眼扯嘴的,以為人家跟他開玩笑,他也朝人們擠眼扯嘴地逗鬧。笑鬧中,就站在二豁子門口把銅鑼咣咣地敲響了。
篩晃著一頭枯草樣亂發(fā)的二豁子看見那孩子手上捧著鑼,站在當(dāng)門口,臉上就黑下一層,撅著嘴,不耐煩地擺著手,走走走。
那孩子卻不走。
二豁子看那孩子的黑眼睛溜溜地瞪著她,短的頭發(fā)硬撅撅地直愣愣,就有點可笑。
你要給我當(dāng)兒子,我把你這布袋子裝滿。
那孩子不說話,也不走。
門口看熱鬧的人哄地笑了,都說留下吧,給二豁子當(dāng)兒子吧。
捧銅鑼的孩子還是不說話,笑笑,把銅鑼往二豁子臉前湊。二豁子看見銅鑼暗啞的光映出那孩子一張謙卑的倦容,抬眼就看見那孩子的眼神也清明,也倔強,好像是,還有點憂郁。
二豁子的心莫名地疼了一下。
這娃。二豁子拍了拍那孩子的頭,輕,而且柔。
有人說,做她娃多好,省得你跟個討飯的一樣可憐。
那孩子突然敲響了銅鑼,咣地一聲,響亮,突兀,也寒涼,冰塊般撞向每個人。人們一個哆嗦,還沒回過神來,那孩子緩緩地說,我不是討飯的。說著,一手提著銅鑼,一手把布袋子猛地摔到肩上,在人們的一片驚嘆中,走了。
那孩子走了好一會兒了,木槌撞在銅鑼上的聲音,當(dāng)當(dāng)當(dāng),還清涼涼地響在二豁子的耳邊,細碎,紛亂。
這娃,脾氣還挺大。
嗤,再大也是個耍把戲討飯的。
別說了。二豁子突然大吼一聲,白白黑黑的碎語刀切般沒了,人們瞪著二豁子,不明白她好好的,咋就生氣了。
二豁子從褲腰里摸出一個黑灰的手絹,抽出五角錢,把手絹包好,又塞到腰里,一手抓了三四個玉米棒子,踏踏地跑了出去。人們面面相覷,抬頭看天,訕訕地,天要變了,好像是。
人們攆著二豁子時,她已經(jīng)往回走了。敲銅鑼的孩子在她身后咣地敲了一下銅鑼,又敲了一下。人們看見那孩子的手上捏著一張皺巴巴的五角錢。過了一會兒,那孩子提著銅鑼還在那兒站著。
夕陽紅亮,將干黃灰白的羊凹嶺涂染得明亮,又溫暖。
14. 簡要概括小說中羊凹嶺人的生活狀態(tài)。
15. 小說中敲銅鑼的孩子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
16. 文中畫線的兩處,分別表現(xiàn)了人物什么樣的心理狀態(tài)?
(1) 你要給我當(dāng)兒子,我把你這布袋子裝滿。
(2) 敲銅鑼的孩子在她身后咣地敲了一下銅鑼,又敲了一下。
17. 請?zhí)骄啃≌f結(jié)尾的表達效果。
【答案】
14. 物質(zhì)生活艱苦,精神生活貧乏。
15. ①敲鑼召集觀眾的是他,表演最驚險節(jié)目的是他,挨家挨戶收取糧食的也是他,表現(xiàn)孩子的少年老成和能擔(dān)當(dāng)。②表演結(jié)束后和村子里的娃娃玩笑,誤會村人的意思朝他們擠眼扯嘴逗鬧,表現(xiàn)孩子的活潑頑皮,不失稚氣天性。③挨家收糧食時不進門,接糧食前鞠躬,表現(xiàn)孩子處事不卑不亢。④村人輕慢他跟討飯的一樣,他以鑼聲表達抗議并轉(zhuǎn)身離開,表現(xiàn)孩子的自尊和倔強。
16. (1) 故意為難孩子,想讓他知難而退。
(2) 對二豁子的反轉(zhuǎn)行為有點懵,下意識地用敲鑼表示感謝。
17. ①呼應(yīng)開頭,讓小說形成完整的結(jié)構(gòu);②通過環(huán)境描寫,贊美艱難困苦中綻放的人性美的光輝,升華了主題;③語言含蓄,蘊含豐富而強烈的情感。
【解析】
14. 試題分析:題干要求“簡要概括小說中羊凹嶺人的生活狀態(tài)”,這是考查學(xué)生概括文本內(nèi)容的能力。首先根據(jù)題干明確概括的要求,“羊凹嶺人的生活狀態(tài)”,然后考生需要到文中圈出作者直接或間接寫羊凹嶺的內(nèi)容,如第一段寫到“初冬的太陽青白冷寂地走到頭頂時,銅鑼黃亮的聲音在羊凹嶺的巷里響了起來,咣,咣,咣。正在玩耍的孩子嚷嚷著,耍把戲的來了”,對于耍把戲的歡迎說明羊凹嶺精神生活的貧乏;如演出結(jié)束后,敲銅鑼的孩子挨家挨戶收糧食時,“屋里的人聽見了,就會拿出兩個饅頭,或者一個南瓜三五個紅薯,或者是,一瓢麥子三四個玉米穗,反正是,家里有啥,就給點啥”,這說明羊凹嶺物質(zhì)生活的艱苦。
15. 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小說中敲銅鑼的孩子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這是考查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忌鷳(yīng)到文中圈出描寫孩子的內(nèi)容,然后根據(jù)這些描寫進行概括。如“敲銅鑼的是個十二三歲的孩子”“表演頂尖刀的是敲銅鑼的孩子和黑臉大漢”“敲銅鑼的孩子開始挨家挨戶地收糧食了”,從任務(wù)的分派來看,這表現(xiàn)出孩子的少年老成和能擔(dān)當(dāng)?shù)奶攸c;如“那孩子故意將肚子鼓得老大,等娃娃們小心地剛碰到他的肚子,他忽地癟了下去,嚇得娃娃手一彈,倏地縮回。那孩子就嘿嘿笑”“那孩子看著人們給他擠眼扯嘴的,以為人家跟他開玩笑,他也朝人們擠眼扯嘴地逗鬧。笑鬧中,就站在二豁子門口把銅鑼咣咣地敲響了”,這表現(xiàn)出孩子的活潑頑皮,不失稚氣天性;如“那孩子見人拿了東西出來,就不敲了,鞠一下躬,翻過銅鑼,接了糧食”,這表現(xiàn)出孩子處事的不卑不亢;如當(dāng)別人說他是乞丐的時候,“那孩子突然敲響了銅鑼,咣地一聲,響亮,突兀,也寒涼,冰塊般撞向每個人。人們一個哆嗦,還沒回過神來,那孩子緩緩地說,我不是討飯的。說著,一手提著銅鑼,一手把布袋子猛地摔到肩上,在人們的一片驚嘆中,走了”,這表現(xiàn)出孩子的自尊和倔強。
點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應(yīng)明確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一般包括兩種,即正面描寫和側(cè)面襯托,正面描寫指對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等進行描寫,側(cè)面襯托指借助環(huán)境和他人進行襯托。然后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到文中圈出描寫該人物的內(nèi)容,如本文中,考生可以根據(jù)敲銅鑼孩子在表演雜耍和收糧食過程中的表現(xiàn)來概括其特點。
16. 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文中畫線的兩處,分別表現(xiàn)了人物什么樣的心理狀態(tài)”,這是考查對人物形象的把握。首先找到文中的畫線句,然后結(jié)合前后的語境分析人物的心理。第一句,“你要給我當(dāng)兒子,我把你這布袋子裝滿”,這是語言描寫,是二豁子對敲銅鑼孩子說的話,聯(lián)系上文對二豁子的介紹可以知道,二豁子這樣說是故意為難孩子,想讓孩子知難而退不問自己要糧食;第二句,“敲銅鑼的孩子在她身后咣地敲了一下銅鑼,又敲了一下”,這是動作描寫,一開始二豁子為難孩子,不想給他糧食,而現(xiàn)在不但給了他糧食,還給了他五角錢,敲銅鑼的孩子對二豁子的反轉(zhuǎn)行為有點懵,下意識地用敲鑼表示感謝。
17. 試題分析:題干要求“探究小說結(jié)尾的表達效果”,這是針對小說結(jié)尾設(shè)題。一般從情節(jié)、人物形象、主旨等幾個角度思考作答。首先回歸文本找到小說的結(jié)尾,“夕陽紅亮,將干黃灰白的羊凹嶺涂染得明亮,又溫暖”,這是以環(huán)境描寫收尾,這與第一段“初冬的太陽青白冷寂地走到頭頂時”的景物描寫形成呼應(yīng),首尾圓和;“明亮”“溫暖”說的不僅僅是環(huán)境,更是人情,羊凹嶺的生活也許是貧瘠的、艱苦的,但在這種艱苦的生活中,我們依然能看到溫暖的人情,作者借助環(huán)境描寫,贊美艱難困苦中綻放的人性美的光輝,升華了小說的主題;文章以環(huán)境描寫收尾,一般都是意味深遠,言有盡而意無窮。小說結(jié)尾從如下幾個角度分析理由。情節(jié)角度:①陡生波瀾,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②與前文的內(nèi)容/伏筆照應(yīng),使情節(jié)連貫/基調(diào)一致。主題角度:深化主題+結(jié)合內(nèi)容具體分析(諷刺,揭露……)。手法角度:戛然而止,給人以極大的想象空間,耐人尋味。情感角度:悲劇性結(jié)尾,(與……形成強烈的對比)震撼人心,有極大的感染力。喜劇性結(jié)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給人以愉悅、和諧之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uedu/jixuwen/1167389.html
相關(guān)閱讀:“別踩疼了雪我和女兒在焦急地等待著一場雪的降臨。雪”閱讀理解
《去加格達齊的火車》閱讀附答案
《被遺忘的芍藥》陳奕純閱讀答案
月光啟蒙閱讀答案
“蘭草”閱讀訓(xùn)練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