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一朵午荷洛
答案:
16.明指“我”欣賞池荷的時間,暗寓荷的生命狀態(tài),雖已由“喧嘩”走向“寥落”,將謝而未謝,但它安靜地等待來再唱,在“我”心中永遠是 “盛開的”。(要從全文主旨考慮,注意明暗兩個角度;要理解“午”的意味,即已由“喧嘩”走向“寥落”;還要聯(lián)系文章倒數第二段,把握作者對荷的感悟。)17.通過“誠心”“緊張”等描摹“我”的心理,表明第二次看荷前“我”的心理準備和心理期待,該段是全文的關節(jié)所在,結構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一個秋末的下午”緊承上文,而“再輕步向荷池走去”則引領下文。(中間位置的段落的一個重要作用是承上啟下,在回答時要結合上下文具體分析,寫出承接上文的哪些內容,哪些句子引領了下文,不可泛泛而答“承上啟下”。)18.①形象美:由花的嬌美、葉的清香、枝的挺秀所呈現出來的自然美;亭亭玉立中的韻致美;在雨中英姿勃發(fā)的矯健美。②精神美:風雨中偉岸、挺拔的氣質美;將謝未謝而安靜溫柔的孤寂美;接受命運安排,等待生命第二次接唱的平和美。(注意分角度作答,并結合文中相關語句!靶蜗竺馈敝饕谖恼虑鞍氩糠,開頭寫了“花的嬌美,葉的清香,枝的挺秀”,即自然美,第13段寫了荷的韻致美和矯健美;“精神美”主要在文章后半部分,第13段后半部分轉向寫荷的氣質美,第16、17段寫荷的孤寂美,第18段寫荷的平和美。)19.第一次觀荷,面對雨中之荷矯健、挺拔、矜持的形象,聽到“欣賞別人的孤寂是一種罪惡”,“我”有些不解,這引起了“我”的思索,也引發(fā)了“我”第二次誠心觀荷。第二次觀荷是在花殘季節(jié),面對“空虛向我襲來”,“殘荷來欣賞我的孤寂”,“我”由此悟出“興衰無非都是生命過程中的一部分”,從而認識到“孤寂也并不就是一種羞恥”,欣賞孤寂也不是“一種罪惡”,生命在澄明的自我觀照中得到升華,兩次觀荷,圍繞“欣賞別人的孤寂是一種罪惡”,展示出“我”“不解—思索—感悟—升華”的心路歷程。(理解句子的含義,分析句中重點詞語或修辭手法,把握作者的情感。注意把握作者的思路:不解—思索—感悟—升華。)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uedu/jixuwen/371704.html
相關閱讀:汪曾祺《鑒賞家》閱讀練習及答案
馮驥才《珍珠鳥》閱讀練習及答案
“悼念瑪麗?居里在像居里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她的一生的時
王蒙《永遠的巴金》閱讀練習及答案
“訪蘭父親喜歡蘭草”閱讀理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