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劉心武《怒綠》閱讀練習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記敘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一)怒綠 劉心武 那綠令我震驚!  那是護城河邊一株人腿般粗的國槐,因為開往附近建筑工地的一輛吊車行駛不當,將其從分杈處撞斷。我每天散步總要經過它身邊,它被撞是在冬末,我恰巧遠遠目睹了那驚心動魄的一幕。那一天很冷,我走攏時,看見從那被撞斷處滲出的汁液,淚水一般,但沒等往下流淌,便凍結在樹皮上,令我心悸氣悶。我想它一定活不成了。但綠化隊后來并沒有挖走它的殘株。開春后,周圍的樹都再度先后放綠,它仍默然枯立。誰知暮春的一天,我忽然發(fā)現,它竟從那殘株上,躥出了幾根綠枝,令人驚喜。過幾天再去看望,呀,它躥出了更多的新枝,那些新枝和下面的株樁在比例上很不協(xié)調,似乎等不及慢慢舒展,所以奮力上揚,細細的,挺挺的,尖端恨不能穿云摩天,兩邊滋出柔嫩的羽狀葉片……到初夏,它的頂枝所達到的高度,幾與頭豐茂的樹冠齊平,我圍繞著它望來望去,只覺得心靈在充電。 這當然并非多么稀罕的景象。記得30多前,一場大雷雨過后,把什剎海畔的一株古柳劈掉了一半,但它那殘存的一半,抖擻著綠枝,繼續(xù)它的生命拼搏,曾給住在附近的大苦悶中的我以極大的激勵,成為支撐我度過那些難以認知的荒謬歲月的精神滋養(yǎng)之一。后來我曾反復以水彩和油畫形式來刻畫那半株古柳的英姿,可惜我畫技不佳,只能徒現其外表而難傳達其神髓。 最近常親近豐子愷的漫畫,其中有一幅他作于1938的,題有四句詩的素墨畫:“大樹被斬伐,生機并不絕,春來怒抽條,氣象何蓬勃。”這畫尺寸極小,所用材料極簡單,構圖更不復雜,但卻是我看過的那么多同類題材中,最有神韻、最令我浮想聯(lián)翩的一幅。是啊,不管是狂風暴雨那樣的天災,還是吊車撞擊那類人禍,受到重創(chuàng)的殘株卻“春來怒抽條”,再現蓬勃的氣象,宣諭超越邪惡災難的善美生命那不可輕易戰(zhàn)勝的內在力量;豐子愷那詩中的“怒”字,以及他那墨繪枝條中所體現出的“怒”感,都仿佛畫龍點睛,使我原本已經相當豐厚的思緒,倏地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今天散步時,再去瞻仰護城河邊那株奮力復蘇的槐樹,我的眼睛一亮,除了它原有的那些打動我的因素,我發(fā)現它那些新枝新葉的綠色,仿佛是些可以獨立提煉出來的存在,那綠,是一種非同一般的綠,倘若非要對之命名,只能稱作怒綠!是的,怒綠!那綠令我景仰。 11. 文章最后說:“那綠,是一種非同一般的綠!边@棵槐樹的綠的“非同一般”表現在哪些方面? 12.文章寫槐樹和古柳,為什么要引入豐子愷的畫和詩?13.下列加點的語言形象生動,富有表現力,請加以賞析。①那一天很冷,我走攏時,看見從那被撞斷處滲出的汁液,淚水一般,但沒等往下流淌,便凍結在樹皮上,令我心悸氣悶。 ②一場大雷雨過后,把什剎海畔的一株古柳劈掉了一半,但它那殘存的一半,抖擻著綠枝,繼續(xù)它的生命拼搏…… 14.“我”對那棵槐樹的感情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答案:

11.①遭遇悲慘:那棵槐樹被汽車撞斷,幾乎不保(2分)。②生命頑強:春天,它卻抽出新芽,爆出新綠,奮力生長(2分)。12. ①點明“怒綠”的出處(1分)②豐富文章內容,揭示“怒綠”的含義,點明中心(2分)。13.①運用比喻,把槐樹流下的汁液比作眼淚(1分),形象地寫出了遭受的重創(chuàng)之深。(1分)。②運用擬人(1分),生動地寫出了古柳在遭雷劈之后長出綠枝的頑強和生機(1分)。14. ①心悸氣悶??驚喜或震驚??景仰。(3分) ②突出了要橡樹一樣,面臨困境和打擊,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頑強的生命力。(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uedu/jixuwen/423322.html

相關閱讀:《山丹油菜花》閱讀附答案
《落花枝頭》閱讀練習及答案
龍應臺《如果你為四郎哭泣》閱讀練習及答案
梁曉聲《普通人》閱讀練習及答案
魏巍《我的老師》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