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人教版七級上冊《風雨》閱讀訓練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記敘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作家作品】

1.關于作家

賈平凹,當代作家,陜西丹鳳人。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秦腔》《高興》等,曾獲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茅盾文學獎等多項大獎。賈平凹的小說描寫新時期西北農(nóng)村,特別是改革開放后的變革,視野開闊,具有豐富的當代中國社會文化心理內(nèi)蘊,富于地域風土特色,格調(diào)清新雋永,簡明自然。

2.寫作背景
《風雨》寫于1982,是賈平凹初期的作品,卻顯示了作家敏銳、精細入微,且充滿想象的藝術感受力和豐富、獨到的藝術表現(xiàn)力。
【基礎積累】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剎那間( ) 蜷曲( ) 葡萄蔓( )

弧形( ) 倏乎( ) 凸起來( )

2.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下列加點詞語的表現(xiàn)力。

(1)幾只鳥尖叫著飛來要守住,卻飛不下來,向右一飄,向左一斜,翅膀猛地一顫,羽毛翻成一團亂花。

(2)有一只精濕的貓拼命地跑來,一躍身,竟跳上了房檐,它也吃驚了。

3.體會下面兩個句子的表達效果。

(1)樹林子像一塊面團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

(2)樹林子往一處擠,綠似乎被拉長了許多……綠全然又壓扁開來。

【課文探究】

4.文章描寫風雨,運用的是什么表現(xiàn)方法?又是通過描寫哪些事物來表現(xiàn)狂風的?

5.本文從多個角度來寫風,仔細閱讀課文,看文章寫了哪些地方的風。

6.“孩子們卻全趴在門縫,驚喜地疊著紙船,一只一只放出去……”這一結尾十分精妙,請結合全文作簡要分析。

【文段精讀】

閱讀“垂柳全亂了線條”到“下墜成彎彎的弧形”,回答問題。

7.選文第一段從上文描寫樹林全貌,落筆到具體的垂柳、楊葉、蘆葦,對這三種植物分別是從哪個角度來寫的?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8.選文第二段寫到斷了牽繩的羊,主要從哪兩個角度來描寫的?表現(xiàn)了羊在風雨中的什么狀態(tài)?

9.選文第二段末的“兩步遠”與“長時間”兩個詞有何表達作用?

10.下列對選文描寫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選文對柳條的描寫注重寫其在風中的變化,將無生命的柳條寫得生動傳神。

B.對出門找羊的小女孩的描寫,其“紅衫”從色彩上更具視覺沖擊力,“銳聲叫喚”更是以聽覺來渲染狂風的肆虐而不可阻擋。

C.對葡萄蔓的描寫運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并用擬聲詞,生動形象地寫出葡萄蔓被狂風剝離大樹的情形,從側面展現(xiàn)了狂風的威力。

D.面對狂風,蒼蠅大量聚集在電線上作著蕩秋千的游戲。

1.略。 2.(1)“飄”“斜”生動地展現(xiàn)了鳥兒在狂風中不能自主的狀態(tài),“顫”字寫出鳥翅被狂風吹折的瞬間情形,這幾個動詞從側面形象地表現(xiàn)了狂風的猛烈。(2)“吃驚”寫出貓的詫異心理,通過寫貓的感受,生動地表現(xiàn)狂風的威力。 3.(1)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樹林在風雨中飄搖的場景。(2)運用借代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樹林被風吹倒時的情態(tài)。 4.側面襯托 樹林子、垂柳、楊葉、蘆葦、羊、葡萄蔓、蒼蠅、鳥巢、鳥兒、廢紙、濕貓、瓦、浮萍、水池、魚兒、老頭、孩子們 5.曠野中的風,院子里的風,高處的風,巷道里的風,池塘里的風 6.妙處之一:放船出去,暗示雨來了,可以讓船起航;妙處之二:扣題,題目為“風雨”,前面只說風,只有這句道出了雨;妙處之三:結尾呈現(xiàn)出溫暖的畫面,讓讀者緊張的情緒松弛下來,有回味前面精彩描寫的余地。 7.垂柳表形,楊葉著色,蘆葦摹聲,充分調(diào)動讀者的感覺去細細體會風雨來襲的場面。 8.主要是從動作、顏色兩個角度來描寫的,表現(xiàn)了羊在風雨中的驚恐不安、脆弱無助。 9.“兩步遠”與“長時間”兩個詞形成對比,充分表現(xiàn)了狂風之猛烈,女孩寸步難行。令人尋味,讓人如同身臨其境。 10.D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uedu/jixuwen/446491.html

相關閱讀:馮驥才《秋天的音樂》閱讀練習及答案
《人格是最高的學位》閱讀答案
張曉風《愁鄉(xiāng)石》閱讀練習及答案
“親吻爹娘江岸,從城里回來的第二天早晨”閱讀理解答案
畢淑敏《回家去問媽媽》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