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9~11題。兒子開會去了茅 盾父親心里想到十一前血染南京路的第二天晚上,母親同她的兩個女朋友從“包圍總商會”立逼“宣布罷市”的群眾大示威回到家里時,一把抱住兩歲的孩子,一面興奮地說:“我們一隊里有小學生,馬隊沖開了前排的大人,有好幾個小學生跌倒了,我看見一個——不過十二三歲,在馬蹄下滾過,幸而交通隊立刻來救了去。我那時就想到我們的阿向?墒牵⑾虼罅藭r,世界總該不是現(xiàn)在這樣了吧?”以后每有一次示威運動,每有一次看見小學生們參加而挨著皮鞭馬蹄,母親回家來總是抱住她的阿向,沉痛地說著同樣的話語。最近,她看見了“一二·一六”北平的受傷學生的攝影,她喚著阿向說道:“阿向!你看,這一個臂上綁著紗布的,好像比你大不了幾歲呢!唉,他們對小孩子也下毒手!”然而現(xiàn)在阿向也到了要去參加什么“運動”的時候了呢!十一前無數(shù)的跟阿向同樣大小的孩子現(xiàn)在大概也同阿向一樣懷著又好奇又熱烈的心情準備去參加第一次示威。父親想著,心里覺得有點難過,又有點快慰。兒子匆匆忙忙地在吃蛋炒飯了。父親覺得他應該對兒子說幾句話,可又覺得要說的太多了,兒子也未必全懂,兒子畢竟是太小了一點。母親卻先開口了:“開過會倘使去游行,阿向,你還是不要去吧。”兒子只管扒飯進嘴里。“游行可以不去。你的肺病剛好,多走要傷身體的。況且,要是在半路里被沖散了呢?你又不認識路,怎么回來呢?”父親也說了。但是兒子狡猾地笑了笑,匆匆地把飯吃完,這才很不平似的叫道:“不怕,不怕!不認識路,我會問,會叫車子!”他伸出手來,又說:“車錢呢?”父親給他兩張角票,他就走了。母親一直站在后門口看他走出了巷堂門。“你不應該先允許他去的!”母親回到客堂里就抱怨起父親來!安辉S他去,以后他可能就瞞過你!”“可是到底太小了!”母親嘆氣說。父親和母親面對面吃午飯,覺得比往常冷清許多。“我原先打算和他同去,倘使要游行了,就帶他回來;可是后來一想,一則不免要碰到許多認識的人,二則他也不肯跟我回來的!蹦赣H自言自語地說!白匀唬备赣H笑得很響,“他要跟群眾走,怎么肯跟你母親呢!”“他是什么也不懂的,就憑一股血氣,膽又大,你應該教教他!薄霸鯓咏蹋拷淌裁茨?對他說,要避免無謂的犧牲么?他太小了,不能理解的。”父親說著忽然又很響地笑了,臉上的肌肉卻是繃緊的。直到吃完飯誰也沒有再提這件事。吸著香煙踱方步的時候,父親好幾次站住了朝母親瞥一眼,父親的臉上有一層興奮的紅暈。終于,他站在妻的面前說道:“恐怕要到阿向的兒子做了小學生,這類群眾大會才是沒有危險的。中國革命是長期的艱苦的斗爭!”“我們阿向?qū)硪欢ㄊ怯赂业摹H绻F(xiàn)在他是二十歲了,我一點也不擔心。可是他不過十三歲——我巴望著他馬上就是二十歲!”“放心。日子有時候是過得很快的!”整個下午過去得很快。但到六點鐘以后,“時光老人”卻又變得極古怪了:有時覺得它的腳步太慢,有時又覺得它太快。母親已經(jīng)在考慮,應當?shù)侥膸讉地方去打聽,以及找哪幾個人去探詢。八點鐘過后,父親也著急起來了,然而有一個朋友來了,帶著他在當天大會里收集來的各種傳單。問過他,知道當天沒有出事情,母親這才略放了幾分心。可是她又憂慮另一方面了:“迷路了?或是給汽車撞了?”孩子在母親心中始終是像剛出世的小羊羔似的。直到九點十五分光景,兒子這才回來了。他一進門就看見桌子上的大會里的傳單。他叫道:“這里哪里來的?”他趕快從衣袋里摸出他自己帶回來的那一份。父親和母親都哈哈笑了。母親捉住了兒子問道:“怎樣游行的?講給媽媽聽!薄暗搅宋遑梗髞淼奖避囌,有兵攔住了,就散隊。腳底一點不痛!眱鹤右贿吇卮鹨贿吘陀置鲆粡堄≈t字的小紙來,說道:“這是口號。喊得真高興呀!”(有刪改)9.小說開頭五段主要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有何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題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這五段的人物描寫方法還是比較容易看出來的,而關于心理描寫的作用要從三個方面來分析:①暗示時代背景;②刻畫人物形象;③表現(xiàn)小說的主題。答案 小說開頭五段運用心理描寫表現(xiàn)了父親的心理活動,暗示了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有助于刻畫人物形象和表現(xiàn)小說的主題思想。10.請簡要分析這篇小說在語言上的特點。(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題考查品味文章的語言特色的能力?忌蓮男≌f語言的整體風格和人物對話兩個方面入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組織答案。答案 首先,小說語言真切自然,樸實平易,富有濃郁的生活情味。小說寫少積極參加示威游行革命活動,表現(xiàn)的是重大主題,卻放在富有濃厚家庭親情的環(huán)境中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人物語言極具生活氣息。其次,對話簡練而符合人物的身份,如通過語言描寫表現(xiàn)父母對兒子的關心、擔憂、牽掛等心理,真實感人。11.小說中的父母勸阻兒子參加抗日游行,有人認為這些情節(jié)會對讀者產(chǎn)生消極影響,你是怎么看的?請結(jié)合文意說明理由。(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性化解讀的能力!安粫䦟ψx者產(chǎn)生消極影響”這個前提確定下來后,答題時可以從父母對革命的態(tài)度和作為父母憐愛兒子等角度展開論述。如果認為會產(chǎn)生消極影響,只要言之有據(jù)、言之有理也可。答案 不會對讀者產(chǎn)生消極影響。因為:①小說中的父母都經(jīng)歷過革命的風雨,還是理解、支持兒子參加革命運動的,如小說開頭父親的回憶,就暗示了父母親經(jīng)歷過革命的風雨;父母最終允許兒子去游行,表明父母還是理解、支持兒子的。②父母擔心兒子的安危是人之常情,兒子的肺病剛好,齡又小,作為父母肯定會擔憂、勸阻,這樣的情節(jié)設置更真實,作為讀者是能夠理解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uedu/jixuwen/482912.html
相關閱讀:馮驥才《珍珠鳥》閱讀練習及答案
小小說《皮影張》閱讀練習及答案
“無雨夏天”閱讀訓練及答案
鐵凝《告別語》閱讀練習及答案
《最美的眼神》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