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提起寸草不生、荒無人煙等詞匯,人們會馬上想起干旱缺水的沙漠。不過科學家最近發(fā)現(xiàn),在海洋中同樣存在一些地方,在那里,動植物都不見蹤影,可謂是海洋中的沙漠地帶。
②在熱帶南太平洋地區(qū),大約有一半的地方,其面積比整個歐洲的面積還要大,由于缺乏營養(yǎng)鹽而導致海洋中的浮游植物無法生存,使這里成為不毛之地,從而被稱為海洋中的沙漠。海洋沙漠被稱為海洋低氧區(qū)、海洋缺氧區(qū),或者海洋死亡區(qū)。
③2006年,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UNEP)在北京召開的大會上發(fā)布了,《2006年全球環(huán)境展望年鑒》,該報告稱,海洋沙漠數(shù)量已經(jīng)達到了200個,在過去兩年中增長了34%。自從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海洋沙漠的數(shù)量和面積一直在擴大。
④夢科學家認為:造成海洋沙漠面積擴大的原因可能是全球氣候變暖。因為研究早已表明,全球變暖會導致海洋水溫升高,而海水升溫后溶解氧的能力會有所下降。研究證明,這種現(xiàn)象與海水溫度日益升高有密切關系。在0攝氏度的時候,1千克海水可以攜帶大約l0毫升的溶解氧,但如果溫度升高到25攝氏度,l千克海水攜帶的溶解氧就減少到4毫升。根據(jù)不久前美國研究人員發(fā)表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這種海洋沙漠擴張化同時導致海水表面溫度平均每年遞增1%,相當于0.02攝氏度到0.04攝氏度。海水升溫還使不同水層屏障現(xiàn)象更加惡化,阻止深度海域的營養(yǎng)物質上升到達海洋表面向生物提供食物。
⑤在赤道太平洋一些海域的海洋表層,水溫常年平均為27攝氏度左右,但由于沒有上升流將深海中含有高營養(yǎng)鹽的海洋底層冷水帶到表層海水,再加上海洋的層化作用,導致表層海水中營養(yǎng)鹽極端缺乏,因此這里作為海洋食物鏈基礎的浮游生物的數(shù)量也極少。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洋洋流的變化,在許多熱帶海洋區(qū)域,海洋層化現(xiàn)象進一步加劇,導致海洋沙漠化的區(qū)域進一步加大,這種現(xiàn)象引起各國科學家的極大關注。
⑥由于海洋中缺少氧氣的死亡區(qū)魚類和海洋植物的墓地快速增長,正逐漸威脅著地球的健康。受全球變暖影響,海洋沙漠面積正在逐漸擴大,已危及許多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全球氣溫繼續(xù)升高,就可能給海洋生物以及依賴海洋生存的地區(qū)的人們帶來嚴重后果。隨著海洋沙漠不斷擴大,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間減小,許多物種被迫離開深海棲息地前往含氧充足的海域,這意味著它們將不得不為爭奪新的生存空間而展開殘酷的競爭。
(選自《參考消息》,有改動)
9.第④段畫線句子在0攝氏度的時候,1千克海水可以攜帶大約l0毫升的溶解氧,但如果溫度升高到25攝氏度,l千克海水攜帶的溶解氧就減少到4毫升用了哪兩種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說明方法:
作用:
10.下面兩句話中加點詞語能否去掉?為什么?請任選一句,結合語境簡要回答。(2分)
①提起寸草不生、荒無人煙等詞?[,人們會馬上想起干旱缺水的沙漠。
②再加上海洋的層化作用,導致表層海水中營養(yǎng)鹽極端缺乏,因此這里作為海洋食物鏈基礎的浮游生物的數(shù)量也極少。
我選( )句:
11.為什么說全球氣候變暖可能是造成海洋沙漠面積擴大的原因?請仔細閱讀選文④⑤
段,分點概括。(3分)
答:
12.結合選文最后一段內容,簡述加點字嚴重后果是指怎樣的后果?針對全球氣候變暖,結合你的生活經(jīng)驗,說說你能做些什么。(3分)
答:
答案:9.列數(shù)字和作比較。具體說明了海水升溫后溶解氧的能力有所下降。
10.①不能去掉。馬上就是立即,表現(xiàn)出人們反應之快,說明了人們對干旱缺水的沙漠寸草不生、荒無人煙的特點留下的印象之深刻,體現(xiàn)了語言的準確性。 ②不能去掉。極端一詞說明了缺乏的程度嚴重,也說明了海水溫度高、海洋的層化作用對表層海水中營養(yǎng)鹽的影響大,體現(xiàn)了語言的準確性。
11.示例:①海水升溫后溶解氧的能力下降。②海水升溫使水層屏障現(xiàn)象惡化,阻止營養(yǎng)物質上升。③洋流的變化,加劇了海洋層化現(xiàn)象。
12.導致海洋生物大量減少;依賴海洋生存的地區(qū)的人們失去生計,無法生存。 大力宣傳全球氣候變暖的危害;勸說親友購買小排量汽車;寫信給相關工廠勸說減少廢氣排放;參與植樹造林。(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uedu/shuomingwen/1120665.html
相關閱讀:把“綠色”穿在身上閱讀答案
《天空的表情》閱讀理解及答案
“我們的毛發(fā)為什么會有顏色呢?”閱讀及答案
《有營養(yǎng)的食品添加劑(12分)》閱讀答案
《科學家重建700年前古代病毒:仍具感染能力》閱讀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