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我國古代青銅器中有許多精美絕倫的藝術(shù)珍品,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②從考古發(fā)掘的實物看,商、周兩代是青銅器生產(chǎn)的鼎盛時期。此時的作品主要有禮器、兵器、樂器等,都標志著當時青銅器制作的高超水平。如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器物極為龐大:方形,四足,高至1.33米,重達875公斤。又如湖南醴陵出土的商代銅象尊則表現(xiàn)出構(gòu)思的精巧。銅象尊用高舉的象鼻作為注酒的口,象鼻尖端呈鳳頭狀,鳳頭上再伏一虎,象的四足敦實厚重,著地有力,栩栩如生。象尊全身滿布花紋,有獸面、夔龍、鳳鳥和虎等圖案,以繁縟細密的云雷襯托。至于1978年出土的隨州編鐘更是規(guī)模驚人。六十五件青銅鐘分三層八組大大小小編排有序地懸于架上,至今仍能演奏出精妙的樂曲。
③春秋戰(zhàn)國時期,青銅器生產(chǎn)有了新的發(fā)展,作品從宗廟重器向日常用品轉(zhuǎn)化,甚至出現(xiàn)了供賞玩的弄器(玩具),造型和花紋也由深沉凝重轉(zhuǎn)向輕盈精巧。而到漢代,青銅器逐漸被鐵器、漆器和陶瓷器替代,生產(chǎn)數(shù)量日減,青銅器逐步退出了歷史舞臺。
④歷代流傳下來以及商周遺址出土的青銅器數(shù)量達幾萬件,其中帶有銘文的就有四千件以上。對這些寶物特別是銘文的研究,為我們研究商、周歷史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如現(xiàn)藏中國歷史博物館的西周初期的大盂鼎,記載了周康王一次就賞給大奴隸主盂一千多個奴隸的史實。西周晚期的散氏盤,記載了奴隸主之間交換田邑關系的事件。另外,商周青銅器銘文,其內(nèi)容可作為文學作品來欣賞,其書體(被稱作鐘鼎文或金文)是我國書法藝術(shù)的瑰寶。
⑤青銅器研究的意義還在于它和文字、城邦一起,是作為人類文明產(chǎn)生的一個標志的,我們用這三個標志作為文化和文明的分界。中國有五千年文化,更有三千年文明,這是值得我們自豪的。
1.我國商周青銅器的制作水平高超,其表現(xiàn)與下列不甚相關的一項是___
A栩栩如生 B 器物龐大 C 作品精美 D 規(guī)模驚人
2.說明性的文章一般不用描寫手法,但本文寓說明于描寫之中,例如所描寫的____。這樣描寫的作用是__
3. 青銅器研究的意義在于為我們提供了:
⑴____ ⑵____ ⑶書法臨摩的對象 ⑷____
1 .A
2. 青銅象尊 增強了被說明事物的形象性(使被說明的象尊顯得更加生動形象)
3. ⑴歷史研究的資料 ⑵文學欣賞的作品 ⑷區(qū)分文明的標志(順序不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uedu/shuomingwen/967145.html
相關閱讀:說明文《鹽湖》閱讀答案
《霧霾非中國“特產(chǎn)”看他國如何重獲新鮮空氣》閱讀附答案
說明文閱讀及答案: 揭秘雪崩
《植物防護武器》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
面條的前世今生 閱讀答案(福建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