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書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朱?傳 范曄 朱?字仲先,南陽宛人也。少孤,歸外家復(fù)陽劉氏,往來舂陵,世祖①與伯升皆親愛之。伯升拜大司徒,以?為護(hù)軍。及世祖為大司馬,討河北,復(fù)以?為護(hù)軍,常見親幸,舍止于中。?侍宴,從容曰:“長安政亂,公有日角之相②,此天命也!笔雷嬖唬骸罢俅碳槭兆o(hù)軍!”?乃不敢復(fù)言。從征河北,常力戰(zhàn)陷陣,以為偏將軍,封安陽侯。世祖即位,拜為建義大將軍。 建武二年,更封堵陽侯。冬,與諸將擊鄧奉于?陽,?軍敗,為奉所獲。明年,奉破,乃肉袒因?降。帝復(fù)?位而厚加慰賜。遣擊新野、隨,皆平之。延岑自敗于穰,遂與秦豐將張成合,?率征虜將軍祭遵與戰(zhàn)于東陽,大破之,臨陣斬成,延岑敗走歸豐。?收得印綬九十七。進(jìn)擊黃郵,降之,賜?黃金三十斤。 四年,率破奸將軍侯進(jìn)、輔威將軍耿植代征南大將軍岑彭圍秦豐于黎丘,破其將張康于蔡陽,斬之。帝自至黎丘,使御史中丞李由持璽書招豐,豐出惡言,不肯降。車駕引還,敕?方略,?盡力攻之。明年夏,城中窮困,豐乃將其母、妻、子九人肉袒降。?檻車傳豐送洛陽,斬之。大司馬吳漢劾奏?廢詔受降,違將帥之任,帝不加罪。?還,與騎都尉臧宮會擊延岑余黨陰、?、筑陽三縣賊,悉平之。 ?為人質(zhì)直,尚儒學(xué)。將兵率眾,多受降,以克定城邑為本,不存首級之功。又禁制士卒不得虜掠百姓,軍人樂放縱,多以此怨之。九年,屯南行唐拒匈奴。十三年,增邑,定封鬲侯,食邑七千三百戶。 十五年,朝京師,上大將軍印綬,因留奉朝請。?奏古者人臣受封,不加王爵,可改諸王為公。帝即施行。又奏宜令三公并去“大”名,以法經(jīng)典。后遂從其議。 ?初學(xué)長安,帝往候之,?不時相勞苦,而先升講舍。后車駕幸其第,帝因笑曰:“主人得無舍我講乎?”以有舊恩,數(shù)蒙賞賚。二十四年,卒。 (選自《后漢書》) 【注釋】①世祖:指光武帝劉秀,他的大哥劉演字“伯升”。 ②日角之相:舊時星相家稱額骨中央隆起、形狀如日為“日角”,認(rèn)為這是帝王之相。 9.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伯升拜大司徒,以?為護(hù)軍 拜:被授予官職 B.從征河北,常力戰(zhàn)陷陣 陷:陷入 C.九年,屯南行唐拒匈奴 屯:屯兵駐守 D.帝往候之,?不時相勞苦 勞苦:慰勞,接待 10.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表明朱?忠勇的一組是(3分) ①長安政亂,公有日角之相,此天命也 ②從征河北,常力戰(zhàn)陷陣 、?率征虜將軍祭遵與戰(zhàn)于東陽,大破之 ④?檻車傳豐送洛陽,斬之 、莩⿴,上大將軍印綬 ⑥又奏宜令三公并去“大”名,以法經(jīng)典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1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朱?小時候成了孤兒后,就回到外祖父劉氏家住,經(jīng)常到舂陵去,劉秀和劉演都很喜歡他,后來他還分別做了劉演和劉秀的護(hù)軍。 B.有一次在宴會上,朱?隨口說當(dāng)時還是大司馬的劉秀有帝王之相,劉秀說要叫刺奸將軍治朱?的罪,朱?就不敢再說了。 C.朱?作戰(zhàn)英勇,常打勝仗,深得劉秀的喜愛,即使攻打鄧奉失敗被俘,劉秀也在朱?接受鄧奉投降后迅速恢復(fù)其官職,并厚加賞賜。 D.朱?為人質(zhì)樸正直,經(jīng)常接受敵人的投降,而不以斬殺敵軍首級邀功,但對自己手下士兵要求嚴(yán)格苛刻,以至于士兵都痛恨他。 12.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明年,奉破,乃肉袒因?降。(3分) 譯文: 。2)大司馬吳漢劾奏?廢詔受降,違將帥之任,帝不加罪。(2分) 譯文: 。3)后車駕幸其第,帝因笑曰:“主人得無舍我講乎?”(4分) 譯文:
答案:
9.B(陷:攻陷,攻破)
10.C(①是朱?拍馬屁,而且有冒失嫌疑;⑤是說朱?不貪戀權(quán)勢,當(dāng)然也是自保。)
11.D(“苛刻”、“痛恨”均言過其實。)
12.(1)第二年,鄧奉的軍隊被打得大敗,他就以脫去上衣、露出胳臂認(rèn)罪的形式經(jīng)由朱?之手投降。(“明年”、“破”、“因”各1分) (2)大司馬吳漢卻彈劾朱?,說他廢棄皇上詔令接受(秦豐)投降,有違將帥職責(zé),但光武帝沒有(給朱?)加罪。(“廢昭”“任”各1分) (3)后來光武帝駕臨朱?府第,就笑著(對朱?)說:“主人該不會又丟下我不管,而去講堂吧?”(“幸”、“第”、“得無……乎”、“舍”各1分) 譯文: 朱?字仲先,是南陽郡宛縣人。幼年喪父,(就隨母親)回到復(fù)陽縣外祖父劉氏家中,(經(jīng)常)到舂陵去,世祖劉秀與劉伯升(光武帝劉秀大哥齊武王劉演)都很喜歡他。劉伯升官拜大司徒后,就讓朱?擔(dān)任自己的護(hù)軍。后來世祖擔(dān)任大司馬,討伐河北時,也讓朱?擔(dān)任自己的護(hù)軍。世祖時常親自到朱?那里去和他見面,并住宿在朱?的房中。(有一次)朱?陪世祖吃飯,隨口(對世祖)說:“(現(xiàn)在)長安政治混亂,您有帝王之相,這是上天的旨意啊!笔雷嬲f:“叫刺奸將軍來收捕你這個護(hù)軍!”朱?于是不敢再說了。(后來朱?)跟隨(劉秀)征討黃河以北地區(qū),時常奮力作戰(zhàn),攻陷敵軍陣地。(劉秀就)讓朱?做偏將軍,并(上奏朝廷)封他為安陽侯。世祖即位后,就授予朱?建義大將軍一職。 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改封(朱?)為堵陽侯。這年冬天,(朱?)與各位將領(lǐng)在?陽攻打鄧奉的軍隊,(結(jié)果)朱?兵敗,被鄧奉所俘獲。第二年,鄧奉的軍隊被打得大敗,他就以脫去上衣、露出胳臂認(rèn)罪的形式經(jīng)由朱?之手投降。于是光武帝恢復(fù)了朱?的職位并且厚加慰勞賞賜,又派遣他(率軍)攻打新野、隨縣,(最后這些地方)都被平定了。延岑自從在穰(今河南鄧縣)兵敗后,就與秦豐部將張成會合在一起,朱?率領(lǐng)征虜將軍祭遵與延岑在東陽打仗,把延岑打得大敗,并臨陣斬了張成,延岑兵敗逃跑,歸附秦豐。朱?繳獲敵軍印章綬帶九十七件。又進(jìn)軍攻擊黃郵,迫使黃郵投降,(光武帝于是)賞賜朱?三十斤黃金。 建武四年,朱?率領(lǐng)破奸將軍侯進(jìn)、輔威將軍耿植,取代征南大將軍岑彭到黎丘圍攻秦豐,在蔡陽把秦豐的部將張康打得大敗,最后斬了張康。光武帝親自到黎丘(督戰(zhàn)),派御史中丞李由持蓋有皇帝印章的書信招降秦豐,秦豐卻口出惡言,不肯投降。光武帝就掉車回去,口授朱?(攻打秦豐的)方法策略,朱?就全力圍攻秦豐。到第二年夏天, 黎丘城中(缺少糧草)困苦不堪,秦豐就帶著他的母親和妻兒共九人以肉袒的形式(向朱?)投降。朱?用囚車把秦豐押送到洛陽,(皇帝就)把秦豐斬了。大司馬吳漢卻彈劾朱?,說他廢棄皇上詔令接受(秦豐)投降,有違將帥職責(zé),但光武帝沒有(給朱?)加罪。朱?返回軍中后,與騎都尉臧宮會合,攻打延岑余黨在陰縣、?縣及筑陽縣三地的賊眾,最后全都平定了。 朱?為人質(zhì)樸正直,崇尚儒學(xué)。率軍打仗,經(jīng)常接受敵人投降,把能攻克安定城邑作為根本,并不追求濫斬敵人首級的功勞。又對手下士卒發(fā)布禁令,不準(zhǔn)他們虜掠百姓,軍人們樂于放縱,很多人因此埋怨朱?。建武九年,朱?屯兵南行唐,抵御匈奴。建武十三年,朝廷增加(朱?的)封邑,確定封號為鬲侯,享有七千三百戶的封地。 建武十五年,進(jìn)京朝見皇帝,上繳大將軍印綬,就以奉朝請的身份留在京城。朱?上奏章說古代大臣受封賞,不加王爵,建議朝廷改諸王封號為公。光武帝立即采納并施行。(朱?)又上奏章說,應(yīng)該下命令把三公官職前的“大”字都去掉,以符合經(jīng)典規(guī)范。后來光武帝就接受了他的建議。 朱?當(dāng)初在長安求學(xué),光武帝前去看望他,朱?沒有及時接待他,而是先到講堂去了。后來光武帝駕臨朱?府第,就笑著(對朱?)說:“主人該不會又丟下我不管,而去講堂吧?”因為(和皇帝)有舊日恩情,所以(朱?)多次承蒙皇帝賞賜。建武二十四年,(朱?)去世。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uedu/wenyanwen/1304250.html
相關(guān)閱讀:考前文言文閱讀練習(xí):劉氏善舉
“刺客列傳”閱讀答案
明史?李鉞傳 閱讀附答案
「甲」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閱讀附答案
《說居庸關(guān)》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