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燕太子丹質(zhì)于秦,亡歸,見秦且滅六國,兵以臨易水,恐其禍至。太子丹患之,謂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兩立,愿太傅幸而圖之!”武對曰:“秦地遍天下,威脅韓、魏、趙氏,則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見陵之怨,欲批其逆鱗哉?”太子曰:“然則何由?”太傅曰:“請入圖之。”
居之有間,樊將軍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鞫武諫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積怨于燕,足為寒心,又況聞樊將軍之在乎?是委肉當餒虎之蹊,禍必不振矣!雖有管、晏,不能為謀。愿太子急遣樊將軍入匈奴,以滅口。請西約三晉,南連齊、楚,北講于單于,然后乃可圖也!碧拥ぴ唬骸疤抵嫞瑫缛諒浘,心?然,恐不能須臾。且非獨于此也,夫樊將軍困窮于天下,歸身于丹,丹終不迫于強秦,而棄所哀憐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時也。愿太傅更慮之!摈段湓唬骸把嘤刑锕庀壬撸渲巧,其勇沉,可與之謀也!碧釉唬骸霸敢蛱到挥谔锵壬珊?”鞫武曰:“敬諾!
出見田光曰:“愿圖國事于先生!碧锕庠唬骸熬捶罱。”乃造焉。太子跪而逢迎,卻行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無人,太子避席而請曰:“燕、秦不兩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聞騏驥盛壯之時,一日而馳千里,至其衰也,駑馬先之。今太子聞光壯盛之時,不知吾精已消亡矣。雖然,光不敢以乏國事也。所善荊軻,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荊軻,可乎?”田光曰:“敬諾。”注:騏驥,千里馬。駑馬,劣馬。
A.燕太子丹質(zhì)于秦,亡歸/亡:逃亡
B.愿太子急遣樊將軍入匈奴,以滅口/滅口:殺死
C.太子避席而請/避:離開
D.卻行為道,跪而拂席/卻:后退
2.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能表現(xiàn)太子丹重視賢士的一組是(。
①終不迫于強秦,而棄所哀憐之交置之匈奴
②避席而請
③心?然,恐不能須臾
④樊將軍亡秦之燕,太子容之
⑤跪而逢迎,卻行為道,跪而拂席
⑥愿因先生得交于荊軻,可乎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④③⑤
3.下列對原文的敘述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鞫武認為燕國在西邊與韓、趙、魏三國結盟,在南邊與齊國和楚國聯(lián)合,在北邊與匈奴單于結交,然后可以想辦法對付秦國。
B.太子知道有位田光先生,深謀遠慮,勇敢沉著,因此就請他并和他商量國家大事。
C.樊將軍從秦國逃到燕國,燕太子接待了他,并拒絕了太傅將他送往匈奴的主張。
D.面對強大的秦國,燕太子希望太傅幫助他,為他出謀劃策。太傅向他推薦了田光,田光覺得自己已老,無能為力,就向太子推薦了荊軻。
4.把文中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樊將軍亡秦之燕,太子容之。
譯文: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樊將軍困窮于天下,歸身于丹,丹終不迫于強秦,而棄所哀憐之交置之匈奴。
譯文: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B
2.C
3.B
4.(1)樊於期將軍從秦國逃到燕國,燕太子接待(收留、收容)了他。
(2)樊將軍在諸侯中走投無路,投靠到我這里來,我總不能因為受到強秦的脅迫,便拋棄我所同情的朋友,把他推到匈奴去。
(3)我之所以派遣將領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防備其他盜賊進來和不同尋常的事情發(fā)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uedu/wenyanwen/345381.html
相關閱讀:
《出師表》“諸葛亮之為相國”比較閱讀及答案
《陳公弼傳》閱讀答案(附翻譯)
歸有光《魏誠甫行狀》閱讀答案翻譯譯文試題
周敦頤《愛蓮說》毛澤東《卜算子?詠梅》比較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