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淮南子?修務(wù)訓》《論衡?儒增》閱讀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文言文閱讀答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昔者楚欲攻宋,墨子聞而悼之。自魯同“趨”而十日十夜,足重繭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見楚王,曰:“臣聞大王舉兵將攻宋,計必得宋而后攻之乎?亡其苦眾勞民,頓兵挫銳,負天下以不義之名,而不得咫尺這地,猶且攻之乎?”王曰:“必不得宋,又且為不義,曷為攻之?”墨子曰:“臣見大王之必傷義而不得宋。”王曰:“公輸,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設(shè)以攻宋,曷為弗?”墨子曰:“令公輸設(shè)攻,臣請守之。”于是公輸般設(shè)攻宋之械,墨子設(shè)守宋之備。九攻而墨子九卻之,弗能入。于是乃偃兵,輟不攻宋。

  《淮南子?修務(wù)訓》

  儒書稱:“魯般、墨子之巧,刻木為鳶,飛之三日而不集!狈蜓云湟阅緸轼S飛之,;言其三日不集,增之也。夫刻木為鳶,以象鳶形,安能飛而不集乎?既能飛翔,安能至于三日?如審有機關(guān),一飛遂翔,不可復(fù)下,則當言遂飛,不當言三日,猶世傳言曰:“魯般巧,亡其母也!毖郧晒槟缸髂拒囻R、木人御者,機關(guān)備具,載母其上,一驅(qū)不還,遂失其母。如木鳶機關(guān)備具,與木車馬等,則遂飛不集。機關(guān)為須臾間,不能遠過三日,則木車等亦宜三日止于道路,無為徑去以失其母,二者必失實者矣!

  《論衡?儒增》

  魯般者,肅州敦煌人,莫詳代,巧侔造化。于涼州造浮圖,作木鳶,每擊楔三下,乘之以歸。無何,其妻有妊,父母詰之,妻具說其故。父后伺得鳶,擊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吳會。吳人以為妖,遂殺之。般又為木鳶乘之,遂獲父尸。怨吳人殺其父,于肅州城南作一木仙人,舉手指東南,吳地大旱三。卜曰:“般所為也!标逦锞咔(shù)謝之,般為斷一手,其日吳中大雨。國初,土人尚祈禱其木仙。

  注:魯般,姓公輸,名般,又作“班”,今常稱其魯班。

  9.對下列各句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墨子聞而悼之 悼,哀悼

  B.于是乃偃兵 偃,停止

  C.如審有機關(guān) 審,確實

  D.赍物具千數(shù)謝之 赍,贈送

  10.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臣見大王之必傷義而不得宋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B.飛之三日而不集 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C.言巧工為母作木車馬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D.于涼州造浮圖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11.下無句子分編四組,全都能夠體現(xiàn)魯般技藝高超的一組是

 、俟敚煜轮墒,作去梯之械,設(shè)以攻宋,曷為弗取

  ②九攻而墨子九卻之,弗能入

  ③刻木為鳶,飛之三日而不集

 、芮晒槟缸髂拒囻R、木人御者,機關(guān)備具

  ⑤機關(guān)為須臾間,不能遠過三日

 、拮髂绝S曷,每擊楔三下,乘之以歸。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12.對上面三段文言文閱讀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淮南子?修務(wù)訓》一段中,魯班雖然制造出攻城利器云梯,但在與墨子的攻守模擬中完敗,說明人心向背是戰(zhàn)爭勝負的決定因素。

  B.《論衡?儒增》一段,運用“以子之矛攻子這盾”的方法,指出儒書中對魯班的記浮夸不實之處,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論衡》作者的務(wù)實精神。

  C.《酉陽雜俎?貶誤》一段,對魯班的記敘頗有神異色彩,雖然篇幅不長,但情節(jié)曲折,結(jié)構(gòu)完整,語言生動。

  D.三段文字雖然都涉及了古代能工巧匠魯班,但體裁有別,敘議各有側(cè)重,文字風格不同,表達主旨各異。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必不得宋,又且為不義,曷為攻之?(3分)

 。2)如木鳶機關(guān)備具,與木車馬等,則遂飛不集。(3分)

  (3)般為斷一手,其日吳中大雨。(2分)

  參考答案:

  9.A 10.B 11.B 12.A

  13.(8分)

 。1)果真(如果確實)得不到宋國,而且做不道義的事情,為什么還要攻打它呢?

 。2)如果木鸞機件、樞紐完全具備,和木車馬相同,就一直飛翔不會落下來。

 。3)魯般為他們砍斷(木人)一只手,那天吳中就下了大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uedu/wenyanwen/374140.html

相關(guān)閱讀:“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閱讀答案及考點分析
“荊軻刺秦王”閱讀答案(附翻譯)
仰慕勁松品格之高潔《松風閣記(節(jié)選)》《南軒松(李白)》閱讀及答
《出師表》“諸葛亮之為相國”比較閱讀及答案
“出師表”練習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