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二十,不好學,游蕩無度,或以為癡。嘗得瓜果,輒進叔母任氏①。任氏曰:“《孝經》云:‘三牲之養(yǎng),猶為不孝②。’汝今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③,無以慰我!币驀@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豈我居不卜④鄰,教有所闕⑤,何爾魯鈍之甚也!修身篤學,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對之流涕。謐乃感激,就鄉(xiāng)人席坦受書,勤力不怠。
居貧,躬身稼穡,帶經⑥而農,遂博綜典籍⑦百家之言。沉靜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為務,自號玄 晏 先生。著《禮樂》、《圣真》之論。
(選自《晉書?皇甫謐傳》)
【注釋】:
①叔母任氏:指撫養(yǎng)他的任姓叔母。②三牲之養(yǎng),猶為不孝:意為即使每天給父母吃牛、羊、豬(三牲)肉,仍稱不上是孝子。③道:正道。④卜:此指選擇。⑤闕:同“缺”。⑥經:此指儒家經典著作。⑦博綜典籍:博覽儒家經典著作。
【翻譯】:
皇甫謐到二十歲還不好好學習,終日無限度的游蕩,有的人認為他是傻子。皇甫謐曾經得到一些瓜果,總是進呈給他的叔母任氏。任氏說:“《孝經》說‘即使每天用牛、羊、豬三牲來奉養(yǎng)父母,仍然是不孝之人!憬穸畾q,眼中沒有教育,心思不入正道,沒有什么可以拿來安慰我的!彼谑菄@息說:“從前,孟母三遷,使孟子成為仁德的大儒;曾父殺豬使信守諾言的教育常存,難道是我沒有選擇好鄰居,教育方法有所缺欠么?不然,你怎么會如此魯莽愚蠢呢!修身立德,專心學習,受益的是你自己,跟我有什么關系呢!”叔母面對皇甫謐流淚;矢χk深受感動,于是到同鄉(xiāng)席坦處學習,勤讀不倦。
末段翻譯丟失,歡迎在評論中提供。
【思考與練習】:
1.解釋:
①度:______ ②或:______③輒:______
④進:______ ⑤余:______ ⑥篤:______
⑦涕:______ ⑧居:______ ⑨務:______
2.翻譯:
①目不存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無以慰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何爾魯鈍之甚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自汝得之,于我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躬身稼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鄉(xiāng)人席坦受書”有以下理解,哪一項是正確的?
① 就在同鄉(xiāng)人席坦那里讀書;②到同鄉(xiāng)人席坦那里借書讀;③到同鄉(xiāng)人席坦那里去讀書。
4.理解:①“孟母三徙”的故事說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曾父烹豕(同“豬”)的故事說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限制、谟腥恕、劬汀、芩徒o ⑤超過、迣P摹、邷I、生活 ⑨工作、職業(yè)
2.①心目中沒有接受教育(的念頭);
②沒什么可以用來安慰我的;
③你為什么十分的愚笨啊!
④受益的是你自己,跟我有什么關系!
⑤親自種田。
3.③
4.①小孩要有良好的環(huán)境;
②對孩子不能不講信用。
【文言知識】:
“感激”及其他。現代漢語中的“感激”指感謝,但在文言中它指“因感動而奮發(fā)”。上文“謐乃感激”,猶言因感動而奮發(fā)。又,《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形同而古今義異的詞還有不少,如“卑鄙”,古指地位低微,見識淺陋;“交通”,古指互相往來;“妻子”,古指妻與子女;“烈士”指有志于功業(yè)的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uedu/wenyanwen/392802.html
相關閱讀:《新五代史?南唐世家》閱讀答案及考點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閱讀答案
古文閱讀備考精講:光逸,字孟祖,樂安人也
真州東園記 歐陽修
《張翥,字仲舉》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