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蘇秦之弟曰代,代弟蘇厲,見兄捭闔七國遂志”閱讀答案及考點分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文言文閱讀答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蘇秦之弟曰代,代弟蘇厲,見兄捭闔七國遂志,亦皆苦學(xué)從衡之術(shù)。蘇秦既死反間,其助燕謀齊之事大泄。齊聞之,乃望燕,燕甚恐。代乃求見燕王噲,欲襲蘇秦故事。曰:“臣,東周之鄙人也。竊聞大王義甚高,鄙人不敏,釋鋤耨而干大王。至于邯鄲,所見者異于所聞于東周,臣竊負(fù)其志。及至燕廷,觀王之群臣下吏,王,天下之明王也。”燕王曰:“奚以謂吾明王也?”對曰:“臣聞明王務(wù)聞其過,不欲聞其善,臣請數(shù)王之過。夫齊、趙者,燕之仇讎也;楚、魏者,燕之援國也。今王奉仇讎以伐援國,非所以利燕也。王自慮之,此則計之過,無以聞?wù)撸侵页家病?rdquo;

  燕王曰:“吾聞齊有清濟可以為固,長城足以為塞,誠有之乎?”對曰:“天時不與,雖有清濟,惡足以為固!民力罷敝,雖有長城,惡足以為塞!驕君唯利是好,而亡國之臣必貪。王誠能無羞從子母弟以為質(zhì),寶珠玉帛以事左右,則可亡齊已。”燕王曰:“吾終以子受命于天矣。”燕乃使一子質(zhì)于齊。

  燕相子之與蘇代婚,而欲得燕權(quán),乃使蘇代侍質(zhì)子于齊。齊使代報燕,燕王噲問曰:“齊王其霸乎?”曰:“不能。”曰:“何也?”曰:“不信其臣。”于是燕王專任子之,已而讓位,燕大亂。齊伐燕,殺王噲、子之。燕立昭王,而蘇代遂不敢入燕,終歸齊,齊善待之。

  蘇代過魏,魏為燕執(zhí)代。后出之。代之宋,宋善待之。齊伐宋,宋急,蘇代乃遺燕昭王書。燕昭王善其書,曰:“先人嘗有德蘇氏,子之之亂而蘇氏去燕。燕欲報仇于齊,非蘇氏莫可。”乃召蘇代,復(fù)善待之,與謀伐齊。竟破齊,?王出走。

  燕使約諸侯從親如蘇秦時,或從或不,而天下由此宗蘇氏之從約。代、厲皆以壽死,名顯諸侯。

  (選自《史記·蘇秦列傳》,有刪改)

  【小題1】對下列各句中劃線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齊聞之,乃望燕 望:怨恨

B.王誠能無羞從子母弟以為質(zhì) 誠:真誠地

C.蘇代過魏,魏為燕執(zhí)代執(zhí):拘捕

D.而天下由此宗蘇氏之從約 宗:尊崇

【小題2】下列各句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所見者異于所聞于東周 吾終以子受命于天矣

B.觀王之群臣下吏 代之宋,宋善待之

C.齊王其霸乎不信其臣

D.燕立昭王,而蘇代遂不敢入燕 子之之亂而蘇氏去燕

【小題3】下列對原文的分析和概括,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蘇代兄弟,看到哥哥在七國間采取分化拉攏的手法,實現(xiàn)了志向,也都發(fā)奮學(xué)習(xí)縱橫之術(shù)。

B.蘇代認(rèn)為,賢明的國君愿意聽到別人指出他的過失,不希望只聽到別人稱贊他的優(yōu)點。

C.蘇代認(rèn)為,如果燕國能夠用親屬作為人質(zhì),并賄賂齊王的親信,燕國就可以消滅齊國。

D.齊國殺了燕王噲和子之后,燕昭王即位,蘇代歸附了齊國,從此再也沒有回到燕國。

【小題4】 翻譯下面的句子。(12分)

  (1)王自慮之,此則計之過,無以聞?wù),非忠臣也。?分)

 。2)民力罷敝,雖有長城,惡足以為塞!(4分)

 。3)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4分)

  答案:

  【小題1】B。

  【小題2】D。

  【小題3】D。

  【小題4】① 大王自己想一想,這是策略上的失誤,不把這種失誤讓您聽到的人,就不是忠臣。(關(guān)鍵點:則、聞,句意各1分)②百姓已經(jīng)疲勞困乏,即使有長城,怎么能夠成為要塞呢?(關(guān)鍵點:罷敝、惡,句意各1分)③(既然)這樣,那么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殘暴的秦國的欲望卻是沒有滿足的時候,送給他的東西越多,侵犯他們就越厲害。(關(guān)鍵點:無厭、兩個“之”的不同指代、彌、句意各1分) 答案解析: 【小題1】試題分析:“誠”,如果。

  【小題2】試題分析:A.均為介詞,前者譯為“與……相比”;后者譯為“從”。B.前為助詞,譯為“的”;后為動詞,“到”。C.前為副詞,表推測,譯為“會(將)”;后者為代詞,譯為“他的”D.均為連詞,表因果。譯為“因此(所以)”。

  考點: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層次為B級。

  【小題3】試題分析:“從此再也沒有回到燕國”錯誤。

  考點:本題考查學(xué)生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層次為C級。

  【小題4】試題分析:① 句是判斷句,這個判斷句是通過“則”和“……者,非……也”來表判斷。②句要注意這幾個關(guān)鍵詞:罷敝,疲勞困乏;惡,怎么。③句要把握這幾個關(guān)鍵點:無厭,沒有滿足;彌,更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uedu/wenyanwen/399153.html

相關(guān)閱讀:古文閱讀備考精講:光逸,字孟祖,樂安人也
范增論...閱讀答案
《與王昆繩書》閱讀及答案
《明史?列傳十六-劉基傳》閱讀答案翻譯譯文試題
九級暑假文言文閱讀練習(x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