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劉?,建州崇安人。王厚鎮(zhèn)熙州,辟狄道令。夏人攻震武,?攝帥?延,出奇兵搗之,解其圍。夏人來言,愿納款謝罪,皆以為詐。?曰:“兵興苤,中國尚不支,況小邦乎?彼雖新勝,其眾亦疲,懼吾再舉,故款附以圖自安,此情實也!泵苁枰月,詔許之。夏使愆期不至,諸將言夏果詐,請會兵乘之。?曰:“越境約會,容有他故。”會再請者至,?戒曰:“朝廷方事討伐,吾為汝請,毋若異時邀歲幣,軼疆場,以取威怒!贝蛳娜寺犆,西邊自是遂安。
知越州,鑒湖為民侵耕,官因收其租,歲二萬斛。政和間,涸以為田,衍至六倍,租太重而督索嚴,多逃去。前勒鄰伍阻【注】取償,民告病,?請而蠲之.方臘陷衢、婺,越大震,官吏悉遁,或具舟請行。?曰:“吾為郡守,當與城存亡!辈粸閯樱鎱枒(zhàn)守備?苤脸窍拢瑩魯≈。
知荊南,河北盜起,復以守真定。首賊柴宏本富室,不堪征斂,聚眾剽奪,殺巡尉,統(tǒng)制官亦戰(zhàn)死。?單騎赴鎮(zhèn),遣招之,宏至服罪。?飲之酒:請以官,縱其黨還田里,一路遂平。
金人已謀南牧,朝廷方從之求云中地。?諜得實,急以聞,且陰治城守以待變。是冬,金兵抵城下,知有備,留兵其旁,長驅(qū)內(nèi)向。及還,治梯沖設圍,示欲攻擊,?發(fā)強駑射之,金人知不可脅,乃退。
?莊重寬厚,至臨大事則毅然不可回奪。
京城不守,始遣使金營,金人命仆射韓正館之僧舍。正曰:“國相知君,今用君矣! ?曰:“偷生以事二姓,有死,不為也!闭唬骸败娭凶h立異姓,欲以君為正代,得以家屬行,與其徒死,不若北去取富貴。” ?仰天大呼曰:“有是乎!”歸書片紙曰:“金人不以予為有罪,而以予為可用。夫貞女不事二夫,忠臣不事兩君;況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此予所以必死也!弊秘淳贫O。
??(《宋史》卷446)
【注】鄰伍:鄰居。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密疏以聞,詔許之 疏:奏章 B.涸以為田,衍至六倍 衍:擴展
C.官吏悉遁,或具舟請行 具:準備 D.且陰治城守以待變 治:整頓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故款附以圖自安 復以守真定
B.吾為汝請 鑒湖為民侵耕
C.?請而蠲之 酌卮酒而縊
D.主辱則臣死 至臨大事則毅然不可回奪
7.下列各句編為四組,全都直接體現(xiàn)劉耠“毅然不可回奪”的一組是(3分)
①?攝帥?延,出奇兵搗之 ②吾為郡守,當與城存亡
③不為動,益厲戰(zhàn)守備 ④金人知不可脅,乃退
⑤偷生以事二姓,有死,不為也 ⑥貞女不事二夫,忠臣不事兩君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對西夏人納貢請罪的請求,將士們認為敵人有詐,劉?正確分析了對方的情況,對使者曉之以理,西夏人服從,西邊得以安定。
B.劉?在越州做知州的時候,看到鑒湖這個地方賦稅沉重,就請求朝廷體恤老百姓的困苦,最終朝廷免除了這里百姓們的賦稅。
C.盜賊首領柴宏因不堪忍受官府的橫征暴斂,聚眾搶掠,殺害官吏;劉?對柴宏使用了懷柔政策,并降服賊眾,使河北形勢安定。
D.金人兵臨城下的時候,劉?率兵發(fā)強弩射殺他們;京城淪陷后,朝廷派他出使金營,在利誘面前,他寧死不從,最終自縊而死。
9.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夏使愆期不至,諸將言夏果詐,請會兵乘之。(3分)
(2)?飲之酒,請以官,縱其黨還田里,一路遂平。(4分)
(3)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此予所以必死也。(3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uedu/wenyanwen/425509.html
相關閱讀:文學類文本閱讀:《流浪漢》(莫泊桑)練習與參考答案
“李時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魚我所欲也”教案并導學案
古文閱讀備考精講:高勱字敬德,渤海?人也
《晏殊初仕》閱讀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