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孟子》選段
①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論語?公冶長》)
②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③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孟子?離婁》)
(1)請簡要概括孔子對“自省”的看法。(3分)
孔子認為人能真誠反省自己的過錯并自責,是很不容易達到的。(1分)他提出人應當養(yǎng)成反躬自省的習慣,看見賢德的人,就應該向他看齊,看見不賢德的人,就要從內心自我省察,(1分)這是提高道德修養(yǎng)的至要渠道(1分)。
(2)如何理解孟子的“反求諸己”?請結合文段簡要分析。(3分)
孟子的“反求諸己”是反省自己做得好不好的意思。(1分)他把外界的反應,當作是自我反省的參照,認為任何行為只要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就必須反省自己的用心、行為是否有不足之處,(1分)能這樣做,立身行事就會端正,天下人就樂于來親近了。(1分)
譯文:
①孔子說:“算了吧!我沒有見過一個能夠看到自己的錯誤,便在內心自我責備的人啊!”②孔子說:“看見賢人,應當想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就應該自己反。ǹ从袥]有跟他一樣的毛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uedu/wenyanwen/448705.html
相關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問題..閱讀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晏子將使楚”比較閱讀及答案
史記?郭解傳 閱讀答案附翻譯
文學類文本閱讀:《數學家的愛情》( 李伶伶)練習與參考答案
“曹、馬能收人心”閱讀答案及考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