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芋老人傳...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文言文閱讀答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問題。 芋老人傳

清·周容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傭出,獨與嫗居渡口。一日,有書生避雨檐下,衣濕袖單,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從郡城就童子試歸。老人略知書,與語久,命嫗煮芋以進;盡一器,再進。生為之飽,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庇曛,別去。

  十余,書生用甲第為相國,偶命廚者進芋,輟箸嘆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訪其夫婦,載以來。丞、尉聞之,謂老人與相國有舊,邀見,講鈞禮。子不傭矣。

  至京,相國慰勞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煩爾嫗一煮芋也!币讯鴭炛笥筮M,相國亦輟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猶是芋也,而向者之香且甘者,非調(diào)和之有異,時、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數(shù)十里,困于雨,不擇食矣;今者堂有煉珍,朝分尚食,張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猶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聞實多:村南有夫婦守貧者,織紡井臼,佐讀勤苦;幸獲名成,遂寵妾媵,棄其婦,致郁郁死。是芋視乃婦也。城東有甲、乙同學者,一硯、一燈、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舉,登仕路,聞甲落魄,笑不顧,交以絕。是芋視乃友也。更聞誰氏子,讀書時,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為吏,以污賄不飭罷,是芋視乃學也。是猶可言也。老人鄰有西塾,聞其師為弟子說前代事,有將、相,有卿、尹,有剌史、守、令,或綰黃紆紫,或攬轡褰帷,一旦事變中起,釁孽外乘,輒屈膝叩首迎款,唯恐或后,竟以宗廟、社稷、身名、君寵,無不同于芋焉。然則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豈獨一箸間哉!”

  老人語未畢,相國遽驚謝曰:“老人知道者!”厚資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贊曰:老人能于傾蓋不意,作緣相國,奇已!不知相國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賢夫并老人而芋視之者。特怪老人雖知書,又何長于言至是,豈果知道者歟?或傳聞之過實耶?嗟夫!天下有縉紳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之者,往往而然。(選自《春灑堂文集》)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衣濕袖單,影乃益瘦——益:更加

B.老人延入坐——延:邀請

C.以污賄不飭罷——飭:規(guī)矩

D.輒屈膝叩首迎款——迎:應對

2.以下各組句子中,最能表明芋老人“知道”的一組是( )

① 略知書,與語久,命嫗煮芋以進

② 非調(diào)和之有異,時、位之移人也

③ 相公昔自郡城走數(shù)十里,困于雨

④ 猶喜相公之止于芋也

⑤ 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豈獨一箸間哉

⑥ 野老鄙夫能言之者,往往而然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慈水祝渡的芋老人夫婦生活清苦,心地善良。他們曾熱情款待屋檐下避雨的書生,書生飽食之后表示日后一定不會忘記芋老人夫婦的恩情。

B.當貧寒的書生貴為相國后,卻無法品味出當芋的味道。于是派人尋找曾為他煮芋的夫婦,但芋老人煮的芋仍未讓他感覺到昔日的甘甜。

C.作者通過芋老人由食芋者前后食芋的不同感受聯(lián)想并列舉一系列所見所聞之事,諄諄告誡人們:無論取得怎樣的功名,都不要改變自己從前質(zhì)樸的心靈。

D.文末提出疑問,表面上是懷疑故事的真實性,實際是對“野老鄙夫”的贊揚,對“縉紳士大夫”的諷刺,可謂言近旨遠,發(fā)人深思。

4.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村南有夫婦守貧者,織紡井臼,佐讀勤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怪老人雖知書,又何長于言至是,豈果知道者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C

2.C

3.B

4.(1)(我們)村子南邊有對過著貧苦生活的夫妻,妻子每天織布紡紗,取水舂米,勤苦地幫助(丈夫)讀書。

  (2)只是奇怪芋老人雖然讀過些書,又怎么擅長說話到這樣的地步呢!難道他真是明白道理的人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uedu/wenyanwen/500188.html

相關閱讀:《李重,字茂會》閱讀及答案
《逍遙游》閱讀答案及考點分析
“薛道衡字玄卿,河東汾陰人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宋史?鄭雍傳 閱讀答案附翻譯
“出師表”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