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課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問題: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
“以刃與政,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
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梁惠王曰:“魏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恥之,愿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跽埼鹨桑
1.翻譯下面兩個句子。
(1)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粗詞語解釋不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
A.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 (耽誤)
B.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土地方圓)
C.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孝順父母)
D.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成)
3.下面各句中加粗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①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 ②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
B.①夫誰與王敵?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①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 ②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D.①王如施仁政于民 ②師不必賢于弟子
4.下列句子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魏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B.魏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C.魏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D.魏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5.下列說法有錯誤的一項是( )
A.文章由小及大,從舉例入手,運用了對比手法和排比句式,邏輯謹嚴,層層深入,議論風(fēng)發(fā),氣勢磅礴。
B.本文是孟子和梁惠王的對話,孟子認為,以得民心之仁道,征伐失民心之無道,則無敵于天下。
C.孟子首先批評了梁王只圖自己享樂,不管人民死活,然后講到行仁政能使國富民強,天下無敵。
D.孟子重點批評了梁惠王因喪師失子,兵挫地削而施暴政,用棍棒和刀子殺人,不顧人民死活的做法。 參考答案:1.(1)用棍棒和刀子殺死人,有什么區(qū)別嗎?”
(2)可以讓手里拿著棍棒的人跟擁有堅實盔甲和鋒利武器的秦、楚軍隊相對抗了。
2.C
3.A
4.C
5.D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uedu/wenyanwen/501581.html
相關(guān)閱讀:王安石《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斷句試題翻譯譯文
“愈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閱讀答案及解析
“熊鼎,字伯潁,臨川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閱讀答案
《宋史?列傳第一百-王存?zhèn)鳌烽喿x答案翻譯譯文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