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柳宗元《永州韋使君新堂記》閱讀答案高考語文試題解析理解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文言文閱讀答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永州韋使君新堂記

柳宗元

將為穹谷?巖①淵池于郊邑之中,則必輦山石,溝澗壑,凌絕險阻,疲極人力,乃可以有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②之狀,咸無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難,今于是乎在。

永州實惟九疑之麓。其始度③土者,環(huán)山為城。有石焉,翳于奧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之所蟠,貍鼠之所游。茂樹惡木,嘉葩毒卉,亂雜而爭植,號為穢墟。

韋公之來,既逾月,理甚無事。望其地,且異之。使命芟其蕪,行其涂。積之丘如,蠲之瀏如④。既焚既釃,奇勢迭出,清濁辨質(zhì),美惡異位。視其植,則清秀敷舒;視其蓄,則溶漾紆徐。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竅穴逶邃,堆阜突怒。乃作棟宇,以為觀游。凡其物類,無不合形輔勢,效伎于堂廡之下。外之連山高原,林麓之崖,間廁隱顯。邇延野綠,遠(yuǎn)混天碧,咸會于譙門之內(nèi)。

已乃延客入觀,繼以宴娛。或贊且賀曰:“見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勝,豈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釋惡而取美,豈不欲除殘而佑仁?公之蠲濁而流清,豈不欲廢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遠(yuǎn),豈不欲家撫而戶饒?”夫然,則是堂也,豈獨草木土石水泉之適歟?山原林麓之觀歟?將使繼公之理者,視其細(xì),知其大也。宗元請志諸石,措諸壁,編以為二千石楷法。

【注】 ①?(kān)巖:峭壁。②天作地生:天地間自然形成。③度:勘測規(guī)劃。④蠲之瀏如:蠲(juān),除卻污穢;瀏如,水清貌。

9. 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則必輦山石,溝澗壑 輦:用車載

B.有石焉,翳于奧草 奧:深

C.使命芟其蕪,行其涂。 行:行走

D.邇延野綠,遠(yuǎn)混天碧 邇:近處

9.C(行:平整,疏導(dǎo))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疲極人力,乃可以有為也

乃作棟宇,以為觀游

B. 有泉焉,伏于土涂

咸會于譙門之內(nèi)

C. 韋公之來,既逾月,理甚無事

蛇虺之所蟠,貍鼠之所游

D. 已乃延客入觀,繼以宴娛

公之居高以望遠(yuǎn),豈不欲家撫而戶曉

10. B(B.均為介詞,“在”。A.連詞,“才”;連詞,“于是”;C.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結(jié)構(gòu)助詞,“的”D.介詞,“用”;連詞,表目的,“來”。)

11.下列對本文內(nèi)容的分析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先述于“郊邑”造勝景的不易,譏刺前任使君勞民傷財,窮奢極欲,為后面的描述與議論定下了基調(diào)。先放后收,構(gòu)成懸念。

B.中間兩段,一寫新堂修筑前的荒蕪頹敗,一寫新堂筑成后的美妙天然,先自然后人文,先荒蕪后治理,對比中突出了新堂之美與修筑新堂之功。

C.“將使繼公之理者,視其細(xì),知其大也”的“大”是指文中所說的“因俗而成化”“除殘而佑仁”“廢貪而立廉”“家撫而戶饒”等仁政舉措。

D.作者并未止于單純的描寫廳堂之新與山水之美,而是在記堂寫景之中抒寫了自己的政治見解,是“文以明道”的典范作品。

11.A(“譏刺前任使君勞民傷財,窮奢極欲”無據(jù)。)

12.把文段里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①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難,今于是乎在。(4分)

譯文:②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3分)

譯文:③公之因土而得勝,豈不欲因俗以成化?(3分)

譯文:12.譯文:①既要使百姓過得安逸舒適,又可順應(yīng)地形,且能保持天然之態(tài),這種在過去很難辦到的事情,現(xiàn)在在這里出現(xiàn)了。

②奇怪的石頭繁密聳立(“陰森狀”也可),矗擁在四周(“遍布或環(huán)繞于四周”也可),有的似列隊,有的象跪伏,有的若站立,有的如臥倒。

③您順應(yīng)地勢而開辟出(“獲得”也可)美景,難道不是想順應(yīng)民俗來形成教化嗎?

【參考譯文】

如果想要在城郊或者城中建造出像幽谷、峭壁、深淵等自然景致,就必須用車子運來山石,開鑿山澗溝壑,跨越險峻的地方,使老百姓耗盡人力財力,才能夠建造出來,但如要追求那自然生成的風(fēng)貌,最終是無法辦到的。既要使百姓過得安逸舒適,又可順應(yīng)地形,且能保持天然之態(tài),這種在過去很難辦到的事情,現(xiàn)在在這里出現(xiàn)了。

永州實際是九嶷山的余脈。那些開始規(guī)劃整治永州的人,圍著山頭修筑了永州城。城中有山石,卻被深草遮蔽著,有清泉,卻被污泥所埋沒,成了毒蛇盤伏,貍鼠出沒的地方。嘉樹和惡木,鮮花與毒草,混雜一處,競相瘋長。因此永州被稱為荒涼穢廢的地方。

韋公到永州作刺史,已過一個多月,政事治理得很出色,社會平安無事。他望著這塊土地,感到它很不平常。于是讓人鏟除荒草,挖去污泥。鏟下來的雜草堆積如山,疏通后的泉水晶瑩清澈。燒掉了雜草,疏通了泉流,奇特的景致層出不窮。清秀和污濁分開了,美景代替了荒穢?茨切淠荆惋@得清秀挺拔,枝葉舒展;看那湖水,則微波蕩漾,曲折縈回。千奇百怪的石頭繁密聳立,矗擁在四周,有的似列隊,有的象跪伏,有的若站立,有的如臥倒。石洞曲折幽深,土堆石山也峭拔高聳。于是在那里修筑房屋廳堂,作為觀賞游玩的地方。那里的各種景物,無一不適應(yīng)地形地勢,相輔相存,相得益彰,似在大廳四周呈獻(xiàn)它們的特色。新堂的外邊,高原和山連接,林木覆蓋的山腳懸崖,穿插交錯,或隱或現(xiàn)。綠色的原野從近處伸向遠(yuǎn)方,跟碧藍(lán)的天空連成了一體。這一切,都匯集在門樓之內(nèi)。

不久使君便邀請各方賓客前來觀游,接著又設(shè)宴娛樂。有的人邊贊譽(yù),邊祝賀說:“看到您所做的一切,便知道您的心志。您順應(yīng)地勢而開辟出美麗的景致,難道不就是想順應(yīng)當(dāng)?shù)氐拿袼讈硇纬山袒瘑?您公鏟除惡木毒草而保留嘉樹鮮花,難道不就是想鏟除兇暴而保護(hù)仁者(除暴安良)嗎?您清除污泥而使清泉流淌,難道不就是想除卻貪污而提倡廉潔嗎?您登臨高處縱目遠(yuǎn)望,難道不就是想讓每個家庭都安定和富饒嗎?既然這樣,那么建這個新堂,難道僅僅是為了草木土石清泉流水怡人心意?或是為了觀賞山巒、原野和樹林的景色嗎?該是希望繼使君后治理這個州的人,能夠通過這件小事,懂得治民的大道理啊!

宗元請求把這篇記文鐫刻在石板上,嵌在墻里,編入書中,作為后來刺史們的楷模法式。

補(bǔ)充資料

集山水之勝 蘊家國之憂

??《永州韋使君新堂記》賞讀

【摘 要】柳宗元永州十年,寫了不少歌頌清官廉吏,反映百姓疾苦的詩文,即使是銘?記序,書表啟奏之類的文章,也同樣飽含著以民為本、以國為憂的思想情感!队乐蓓f使君新堂記》就是一篇“言在此而意在彼”,令人“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同時反映作者偉大人格,給讀者以深沉思考和審美愉悅的好文章。柳公借賓客的贊賀自吐胸中丘壑,寄“福我壽民”之夙愿;假新堂之造作規(guī)諷當(dāng)朝官吏,蘊家國傾頹之深憂,從而進(jìn)一步闡明他的“官為民役”政治主張。

【關(guān)鍵詞】集勝蘊憂;曲折有致;亦褒亦貶;鳳冠豹尾

唐代的永州相當(dāng)荒僻,絕少“山水來歸黃蕉丹荔”的好景致,也少“春秋報事福我壽民”的好官員。這里經(jīng)濟(jì)蕭條,民不聊生;加之官貪吏虐,政事不理,老百姓苦不堪言。柳公的《捕蛇者說》便生動地描述了這一殘酷的現(xiàn)實。當(dāng)時百姓特別盼望政治清明,官廉吏正。柳子厚被貶謫來永州,一心想滿足百姓要求,他“反對因循舊章,主張通達(dá)時變”,無奈名雖“司馬員外置同正員”,官拜六品,但徒有虛名而無實權(quán),盡管有在困境中頑強(qiáng)執(zhí)著地尋找立身行道的出路的勇毅精神,有為民請命,替百姓干實事的愿望,終因處境太窘而無法救民于水火;也正因為如此,他才特別贊賞那些“關(guān)心民謨的人,鄙視驕奢淫逸,不顧惜民隱的作風(fēng)”(孫昌武:《柳宗元評傳》)。永州十年,他寫了不少歌頌清官廉吏,反映百姓疾苦的詩文,即使是銘?記序,書表啟奏之類的文章,也同樣飽含著以民為本、以國為憂的思想情感!队乐蓓f使君新堂記》就是一篇“言在此而意在彼”,令人“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論語?子罕》),同時反映作者偉大人格,給讀者以深沉思考和審美愉悅的好文章。

文章開頭氣勢不凡,有懸?guī)r萬仞之陡峻。寥寥六十幾個字,包含三層意思 ,轉(zhuǎn)而又轉(zhuǎn),折而復(fù)折,妙不勝言。先說“將為穹谷?巖淵池于郊邑之中”的萬般艱苦,雖“疲極人力”亦不可得也;次寫倘能因勢賦形,“求天作地生之狀” ,造作或有希望,但事實上也“無得焉”;轉(zhuǎn)折至此,不免有些令人失望。而就在這山重水復(fù)之時,第三層忽露亮色,暗點賢使君“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卻將“昔之所難”破解,一座新堂奇跡般地突現(xiàn)于斯,終于柳暗花明。這個精心構(gòu)制的開頭意蘊頗豐:一是極現(xiàn)永州山水的詭奇怪異,亦貶亦褒,寓造作艱難之意;一是借一二層的表述暗刺統(tǒng)治者窮奢極欲,勞民傷財;一是對韋使君“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的做法表示首肯和推崇,并點明題旨;一是為文章的展開先行鋪墊……清代學(xué)者李扶九、黃仁黼以為:“嘗見八大家古文,最爭一起筆!保ā豆盼墓P法百篇》)在柳宗元的文章中,本篇起筆極有特色,堪為奇麗的“鳳冠”。

第二段寫永州的自然環(huán)境,就文脈而言,此段為一伏,為韋使君的登場和新堂的落成蓄勢,與賢太守的浚理和新堂的華美形成鮮明對比。如前所述,唐代的永州荒僻得很,君不見,“有石焉,翳于奧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之所蟠,貍鼠之所游。”縱有茂樹嘉葩,也只能與惡木毒卉為伍,在穢墟之中競相瘋長,自生自滅……這樣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實在凄清荒涼,令人不寒而栗。作為一個地方官員,他會百思不得其解:早在千年以前已被秦王朝“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賈誼:《過秦論》)的轄地,怎么至今還仿佛沒有開發(fā)?歷朝歷代的父母官們除了會魚肉百姓,還會干什么呢?

現(xiàn)在有必要簡單介紹韋使君其人。韋使君名宙,永州刺史。他為官比較清廉,能關(guān)心民眾疾苦,順應(yīng)民情,頗受百姓愛戴,故被尊之為“使君”。柳宗元曾在《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一詩中描述:“驕陽愆歲事,良牧念?畬!币馑际钦f,在烈日當(dāng)空,違誤農(nóng)時的大旱之時,使君為農(nóng)田的收成心焦。祈雨是否有效,無須研究,而使君憂民之所憂的情感確乎難能可貴,這與他建造新堂的“逸其民,因其地,全其天”的感悟是相通的。

韋使君來到永州,對這片神奇的土地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穹崖巨谷,惡木毒卉,蛇虺貍鼠,雖聞之失色,但對于立志改革,愿為百姓干點實事的父母官來說,則正是磨勵心志,大展鴻圖的有利條件。于是構(gòu)藍(lán)圖,利用已有的自然環(huán)境,“合形輔勢”,“土則因其勝,植則因其美,流則擇其清,居則望其遠(yuǎn)”;興土木,歷冬春,用了最少的人力財力,一座美侖美奐的華堂拔地而起,令人賞心悅目而又思緒萬端。這種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且又回歸自然的美景,既薈萃了永州山水的勝景,又寄托了“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的美好情懷,更蘊含著韋使君“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的樸素的為政思想,可給后世的“經(jīng)綸世務(wù)者”以更多的思考與啟迪,無怪乎河?xùn)|先生對華堂如此垂青,不惜用墨如潑,大加渲染,并就此借題發(fā)揮。

新堂建于唐憲宗元和七年(812),也就是柳宗元被貶至永州的第八年。據(jù)傳落成之日,使君韋宙曾大宴賓客,請人觀賞,并娛樂數(shù)日。“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賢使君自然深諳此理,故于新堂剪彩之日,與僚屬同慶,幾樂而忘憂。文章至此,轉(zhuǎn)敘為議,發(fā)出正論??實際上是借題發(fā)揮。柳公借賓客之贊賀自吐胸中丘壑,寄“福我壽民”之夙愿;假新堂之造作規(guī)諷當(dāng)朝官吏,蘊家國傾頹之深憂,從而進(jìn)一步闡明他在《送薛存義序》中提出的“官為民役”政治主張。全段連用六個反問句,層層深入,步步逼進(jìn)。既肯定了韋使君的政績,且對賢太守提出了進(jìn)一步的要求,而在客觀上卻無情地鞭撻了更多的官吏們不能“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的倒行逆施。這些官吏不遵古訓(xùn),不顧惜民隱,不懂得“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魏征:《諫太宗十思疏》)的道理,結(jié)果畫虎不成,以致民怨沸騰,進(jìn)而動搖日趨衰敗的唐王朝的統(tǒng)治。造作如此,為政治民修身何嘗不相類?如果父母官們懂得“因俗以成化”的道理,采取“除殘而佑仁”的措施,執(zhí)行“廢貪而立廉”的條律,百姓何至于處之倒懸,州治何至于如此混亂,國家何至于危如累卵?新堂已使“草木土石水泉”得其所,怡其人,難道當(dāng)政者就不能從中得到啟迪而頓悟?這幾句話,即事生發(fā),小中見大,化無為有,虛實相生,抒發(fā)了柳公憂國憂民的赤誠之情。

文章最后十?dāng)?shù)字表述了自己的愿望:“請志諸石,措諸壁,編以為二千石楷法!睘槭裁匆澘淘谑迳希幦霑?做刺史的究竟要“楷法”什么呢?作者雖秘而不宣,但“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的主旨貫穿全篇,無須挑明??永州柳廟前有一副由清代五州知事楊翰撰寫的楹聯(lián),后移至柳州柳侯祠,是贊柳公的:“山水來歸黃蕉丹荔,春秋報事福我壽民!庇乐菔,柳司馬“楷法”先賢,身體力行,終于達(dá)到這樣的境界,令后人景仰思考??這是一個十分出色的豹尾。

縱觀全篇,方悟“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乃為文眼,行文無一處不現(xiàn)此理,無一語不蘊其玄:造作應(yīng)如此,修身應(yīng)如此,治家應(yīng)如此,治國平天下亦應(yīng)如此,故此文是一篇充滿哲理,寄憂國憂民之苦心于其中的佳作名篇。至于本文描述之形象生動,意境之幽深高遠(yuǎn),哲理之耐人尋味,用語之雕琢精妙,音韻之和諧雅致,亦可為學(xué)子們“楷法”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uedu/wenyanwen/633437.html

相關(guān)閱讀:《竊糟》閱讀附答案
《贈醫(yī)者湯伯高序》閱讀及答案
“煜字重光,初名從嘉,景第六子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閱讀下面《論語》中的兩個片斷,回答下面問題閱讀答案
“公輸”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