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晉書?周浚傳 閱讀附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文言文閱讀答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晉書周浚傳

周浚,字開林,汝南安成人也。浚性果烈。以才理見知,有人倫鑒識。鄉(xiāng)人史曜素微賤,眾所未知,浚獨引之為友,遂以妹妻之,曜競有名于世?3醪粦菘ぶ,后仕魏為尚書郎。累遷御史中丞,拜折沖將軍、揚州刺史,封射陽侯。隨王渾伐吳,攻破江西屯戍,與孫皓中軍大戰(zhàn),斬偽丞相張悌等首級數千,俘馘萬計,進軍屯于橫江。時聞龍驤將軍王浚既破上方,別駕何惲說浚曰:張悌率精銳之卒,悉吳國之眾,殄滅于此,吳之朝野莫不震懾。今王龍驤既破武昌,兵威甚盛,順流而下,所向輒克,土崩之勢見矣。竊謂宜速渡江,直指建鄴,大軍卒至,奪其膽氣,可不戰(zhàn)而擒?I破渲\,便使白渾。惲曰:渾暗于事機,而欲慎己 免咎,必不我從。浚固使白之,渾果曰:受詔但令江北抗衡吳軍,不使輕進。 貴州雖武,豈能獨平江東!今者違命,勝不足多;若其不勝,為罪已重。且詔令龍 驤受我節(jié)度,但當具君舟楫,一時俱濟耳。惲曰:龍驤克萬里之寇,以既濟之 功來受節(jié)度,未之聞也。且握兵之要,可則奪之,所謂受命不受辭也。今渡江必全 克獲,將有何慮?若疑于不濟,不可謂智;知而不行,不可謂忠,實鄙州上下所以 恨恨也。渾執(zhí)不聽。居無何而浚至,渾召之不來,乃直指三山,孫皓遂降于?。渾深恨之,而欲與?爭功。惲箋與浚?5霉{,即諫止渾,渾不能納,遂相表奏?<葷c渾共行吳城壘綏撫新附以功進封成武侯食邑六千戶賜絹六千匹明年,移鎮(zhèn)秣陵。時吳初平,屢有逃亡者,頻討平之。賓禮故老,搜求俊 ?,甚有威德,吳人悅服。初,吳之未平也,浚在弋陽,南北為互市,而諸將多相襲奪以為功。吳將蔡敏 守于沔中,其兄?為將在秣陵,與敏書曰:古者兵交,使在其間,軍國固當舉信 義以相高。而聞疆場之上,往往有襲奪互市,甚不可行,弟慎無為小利而忘大備也。 候者得?書以呈浚,浚曰:君子也。及渡江,求?,得之,問其本,曰;汝 南人也?蛑唬何峁桃蓞菬o君子,而卿果吾鄉(xiāng)人。遷侍中。武帝問浚:卿宗后生,稱誰為可?答曰:臣叔父子恢,稱重臣 宗;從父子馥,稱清臣宗。帝并召用?^D少府,以本官領將作大匠。改營宗廟 訖,增邑五百戶。后代王渾為使持節(jié)、都督揚州諸軍事、安東將軍,卒于位。(摘編自《晉書周浚傳》)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浚既濟江與渾共/行吳城壘/綏撫新附/以功進/封成武侯/食邑六千戶/賜絹六千匹/

B.浚既濟江/與渾共行吳城壘/綏撫新附/似功進封成武侯/食邑六千戶/賜絹六千匹/

C.浚既濟江/與渾共行吳城壘/綏撫新附以功/進封成武侯/食邑六千戶/賜絹六千匹/

D.浚既濟江與渾共行吳/城壘綏撫新附/以功進封成武侯/食邑六千戶/賜絹六千匹/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刺史,古代官職名,漢武帝時在全國分設十三部(州),每部(州)設置刺史一人,巡行郡縣,刺有檢核問事之意。

B.宗廟,古代帝王、諸侯祭祀祖宗的廟宇。據學界考證,周代宗廟制規(guī)定,只有天子和諸侯可以設宗廟,其余人則不準設廟。

C.故老,古代常指地方上很有社會聲望的年高而見識多的人,賓禮故老就是將當地德高望重的老人像賓客一樣敬重。

D.后生,年輕人、后輩,《論語》中有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之語。卿宗后生即愛卿家族中的年輕人。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周浚富有才思,善于識別人才。同鄉(xiāng)史曜一向地位卑微,湮滅無聞,只有周浚把他當朋友看待,還將妹妹嫁給他;史曜后來果然聞名于世。

B.周浚作戰(zhàn)勇敢,處事很有原則。跟隨王渾伐吳殺敵立功,俘敵數以萬計;寧肯失去立功機會也不擅自行事,王渾要與王?爭功,他能及時勸諫。

C.周浚治理有方,愛惜尊重人才。孫皓投降后,他安定撫慰人心;鎮(zhèn)守秣陵時,他討伐平定逃亡者,尋求賢才,禮敬故老,很有威望,令人悅服。

D.周浚為人忠誠,舉賢不避內親。升任侍中后,周浚如實回答了晉武帝的問話,使武帝最終任用了他舉薦的家族中的兩個富有名聲的年輕后輩。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浚善其謀,便使白渾。惲日:渾暗于事機,而欲慎己免咎,必不我從。

(2)而聞疆場之上,往往有襲奪互市,甚不可行,弟慎無為小利而忘大備也。

參考答案:

4.(3分)B。ㄔ臉它c是:浚既濟江,與渾共行吳城壘,綏撫新附,以功進封成武侯,食邑六千戶,賜絹六千匹。)

5.(3分)B (只有天子和諸侯可以設宗廟,其余人則不準設廟錯,學界一般認為,周禮宗廟制度是: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不準設廟)

6.(3分)D。ㄅe賢不避內親錯,周;卮饡x武帝的問話是卿宗后生,稱誰為可,即問的本來就是周浚宗族之內的后輩,與舉賢不避內親無關)

7.(10分)

(1)(5分)周浚認為何惲的計謀很好,就派人稟告王渾。何惲說:王渾在把握時機方面昏聵糊涂,就想行事謹慎保全自己免于過失,一定不會同意我們的計策。

(譯出大意給2分,善、白、不我從,每譯對一處給1分)

(2)(5分)我卻聽說在交界地帶,常常發(fā)生偷襲奪取貿易物資的事情,很不該這么做,弟弟千萬小心,不要為了小利而忘記軍國防務大事。

(譯出大意給2分,疆場、襲奪、大備,每譯對一處給1分)

文言文參考譯文:

周浚字開林,是汝南安成人。周浚性格果敢剛烈。憑借有才思為人所知,擅長識別人才。同鄉(xiāng)人史曜一向貧賤卑微,眾人都不知其人,只有周浚把史曜當作朋友,就把妹妹嫁給他,史曜最終聞名于世。周浚當初不接受州郡的征召,后來在魏出仕任尚書郎。多次升遷至御史中丞,官拜折沖將軍、揚州刺史,被封為射陽侯。

周浚跟隨王渾攻吳,攻破江西的戍軍,與孫皓的中軍激戰(zhàn),斬了偽丞相張悌等共千人的首級,俘虜數以萬計,進軍駐扎在橫江。當時聽說龍驤將軍王?已經攻克上游城鎮(zhèn),別駕何惲勸說周浚道:張悌統(tǒng)率著精銳的部隊,都是吳國的部眾,在此地被我們消滅了,吳國朝野無不震撼懾服,F(xiàn)在王龍驤已經攻克武昌,軍威很強盛,沿江順流而下,所向無敵攻無不克,吳已顯現(xiàn)出土崩瓦解之勢。我私下認為應該迅速渡江,直奔建鄴,大軍突然而至,奪了吳軍膽量氣勢,可以不用交戰(zhàn)就擒獲敵人。周浚認為這是條妙計,便派人稟告王渾。何惲說:王渾在把握時機方面昏聵糊涂,就想行事謹慎保全自己免于過失,一定不會同意我們的計策。

周浚堅持派人稟告王渾,王渾果然說:我接受的詔命只是讓我在江北與吳軍抗衡,不讓我輕率進軍。您的轄區(qū)即使武力強大,難道能獨自平定江東!現(xiàn)在違背了皇命,即便取勝也不值得稱贊;如果不能取勝,罪責更重。再說詔令龍驤將軍要接受我們的指揮,只應該備齊你們的舟楫,同時渡江罷了。何惲說:龍驤將軍攻克了萬里敵寇,憑借已成戰(zhàn)功來接受我們的指揮,這是不曾聽說過的事。再說掌握兵權的關鍵是,時機允許就奪取,這就是說只接受上級布置的任務,而如何完成則不受上級指令的約束,F(xiàn)在渡江必定大獲全勝,還有什么顧慮呢?如果猶疑不決遲遲不渡江,不能叫作明智;如果明知能取勝卻不去行動,不能叫作忠誠,這真的將會成為我州上下遺憾不已的原因。王渾固執(zhí)己見不肯聽從。過了不久王?的軍隊趕到,王渾召見王?,而王?不聽從召喚,徑直進軍三山,孫皓于是向王?投降。王渾懷恨在心,就想與王?爭功。何惲送書信給周浚。周浚收到何惲的信后,立即勸諫阻止王渾,王渾不能接受勸告,便進表呈奏。

周浚渡過長江后,與王渾一起巡行吳國的城鎮(zhèn)營壘,安定撫慰新近歸附的吳國人,憑借功勞進封為成武侯,食邑六千戶,接受賜絹六千匹。第二年,周浚移到秣陵鎮(zhèn)守。當時吳國剛剛平定,經常有亡命之徒,周浚多次討伐平定他們。周浚對當地有聲望的老人以禮相待,尋求才德出眾的賢人。(因此)很有威望,吳國人對他心悅誠服。

當初,吳國尚未平定,周浚在弋陽,南北相互往來貿易,諸將中有不少人以偷襲搶奪對方財物為功。吳國將領蔡敏在沔中駐守,蔡敏的哥哥蔡?在秣陵帶兵,蔡?給蔡敏寫信說:古代雙方交戰(zhàn),如果處于交界之地,軍隊和國家本當以推崇信義為上。我卻聽說在交界地帶,常常發(fā)生襲取貿易物資的事情,很不該這么做,弟弟要多注意,千萬別為小利而忘記軍國防務大事。西晉斥候獲取了蔡?這封信,把它交給周浚,周浚閱后說:真是個君子啊。等到渡江后,周浚尋找蔡?,找到后,詢問蔡?的籍貫,蔡?回答說:我是汝南人。周浚開玩笑說:我原本懷疑吳地沒有君子,而您果然是我們的同鄉(xiāng)。

周浚后來升任侍中。有一次,晉武帝問周浚:你們家族中的年輕一輩,你認為誰可以任用?周;卮鹫f:我叔父的兒子周恢,在我宗族中享有大名;堂叔的兒子周馥,在我宗族中享有清名。晉武帝一起征召任用了他們。周浚后來改任少府,并以本官兼任將作大匠。負責改建宗廟之事,改建宗廟完畢后,被加增食邑五百戶。周浚后來代替王渾擔任使持節(jié)、都督揚州諸軍事、安東將軍,最終在官位上去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uedu/wenyanwen/722593.html

相關閱讀:“羅亨信,字用實,東莞人”閱讀答案及翻譯
《兩小兒辯日》 閱讀答案
聊齋志異?義犬 閱讀答案附翻譯
晉書?何曾傳 閱讀附答案
古文閱讀備考精講:智伯索地于魏宣子,魏宣子弗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