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王見孟子于雪宮
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①。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
孟子對曰:“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拔粽啐R景公問于晏子曰:‘吾欲觀于轉(zhuǎn)附②、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瑯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觀也?
“晏子對曰:‘善哉問也!天子適諸侯日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諸侯朝于天子日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無非事者。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夏諺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為諸侯度!苯褚膊蝗唬簬熜卸Z食,饑者弗食,勞者弗息。
??胥讒③,民乃作慝④。方⑤命虐民,飲食若流。流連荒亡,為諸侯憂。從流下而忘反謂之流,從流上而忘反謂之連,從獸無厭謂之荒,樂酒無厭謂之亡。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熬肮f,大戒于國,出舍于郊。于是始興發(fā)補不足。召太師曰:‘為我作君臣相說之樂!w征招角招是也。其詩曰:‘畜⑥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保ㄟx自《孟子》)
注:①雪宮:齊宣王出巡時休息的行官。②轉(zhuǎn)附:山名,可能是今天山東的芝罘山。下面的“朝舞”也是山名。③??胥讒:群人側(cè)目而視,怨聲載道。??,側(cè)目而視的樣子。胥,都。讒,謗。④慝:邪惡。⑤方:違抗。⑥畜:制止。
A.入不得,則非其上矣/非:非議。
B.一游一豫,為諸侯度/度:法度。
C.今也不然:師行而糧食/糧食:糧食被消耗掉。
D.其詩曰:“畜君何尤?”/尤:突出。
2.下列語句中加粗的詞,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人不得,則非其上矣/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東
B.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C.今也不然:師行而糧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景公說,大戒于國/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3.以下六句話分成四組,全屬于“與民同樂”的思想或行為的一組是( )
①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②吾欲觀于轉(zhuǎn)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瑯邪。
③諸侯朝于天子日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
④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
⑤景公說,大戒于國,出舍于郊。
⑥于是始興發(fā)補不足。
A.①②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①③⑤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和寫作方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孟子先承齊王“賢者亦有此樂乎”之問,借題發(fā)揮,提出了為上者應(yīng)與民同樂、與民同憂的中心論點。
B.這是一篇記敘文,文章記敘生動,形象鮮明,人物對話很有個性,逼真地再現(xiàn)了齊相晏子的機智靈活和雄辯才能。
C.晏子先引用諺語肯定君主巡游的正確,為下文寫君主應(yīng)關(guān)心民生與民同樂張本。接著,晏子又運用了對比的方法,指出先王的出游是與治國相結(jié)合的,而現(xiàn)在的君主出游卻是為了自己享樂。
D.孟子主要以引述齊景公與晏子的對話,以及景公與民同樂的范例來勸誡齊宣王要與民同樂、與民同憂。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D
2.D
3.C
4.B
5.(1)以百姓之樂為樂的,百姓也會以君主之樂為樂;以百姓之憂為憂的,百姓也會以君主之憂為憂。
(2)我該怎樣加強修養(yǎng)才能跟古代圣君的游覽相比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uedu/wenyanwen/730742.html
相關(guān)閱讀:皇甫謐二十始勤學原文、注釋、翻譯、閱讀訓練及答案
論述類文本閱讀解析:《乾坤草亭》(朱良志)閱讀練習及答案
豆盧寧,字永安,昌黎徒何人 閱讀附答案
“右溪記”原文及翻譯
《三國志?吳書》閱讀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