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宗韋庶人,京兆萬年人也。中宗為太子時,納后為妃。嗣圣元年,立為皇后。其年,中宗見廢,后隨從房州。時中宗懼不自安,每聞制使至,惶恐欲自殺。后勸王曰:“禍福倚伏,何常之有?豈失一死,何遽如是也!”累年同艱危,情義甚篤。所生懿德太子與永秦、永壽、長寧、安樂四公主,安樂最幼,生于房州,帝自脫衣裹之,遂名曰裹兒,特寵異焉。
帝在房州時,常謂后曰:“一朝見天日,誓不相禁忌!奔暗弥荆鹛枮閼(yīng)天皇帝,后為順天皇后。后方優(yōu)寵親屬,內(nèi)外封拜,又欲寵樹安樂公主,乃制公主開府,置官屬。安樂恃寵驕恣,賣官鬻獄,勢傾朝廷。又請自立為皇太女,帝雖不從,亦不加譴。又廣營第宅,侈靡過甚。長寧及諸公主迭相仿效,天下成嗟怨之。
神龍三年冬,帝將親祠南郊,國子祭酒祝欽明云:“皇后亦合助祭。”帝納其言,以后為亞獻(xiàn)。欽明又欲請安樂公主為終獻(xiàn),迫于時議而止。
神龍四年正月望夜。帝與后微行市里,以觀燒燈。又放宮女?dāng)?shù)千,夜游縱觀,因與外人陰通,逃逸不還。六月,帝遇毒暴崩。時馬秦客侍疾,議者歸罪于秦客及安樂公主。后懼,秘不發(fā)喪,引所親入禁中,謀自安之策。后與從兄韋溫定策,立溫王重茂為皇太子,召諸府兵五萬人屯京城,分為左右營。然后發(fā)喪。少帝即位,尊后為皇太后,臨朝攝政。
時京城恐懼.相傳將有革命之事,人情不安。臨淄王率萬騎自玄武門,至左羽林軍,斬將軍及中郎將于寢帳。遂斬關(guān)而入,至太極殿。后惶駭遁入殿前飛騎營,與安樂公主皆為亂兵所殺。遣萬騎誅其黨與韋溫、溫從子捷,及韋氏宗族,無少長皆斬之。梟后及安樂公主首于東市。翌日,敕收后尸,葬以一品之禮,追貶為庶人:安樂公主葬以三品之禮,追貶為悖逆庶人。
(選自《舊唐書?卷五十一》,有刪改)
9.對下列語句中加點(diǎn)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后勸王曰:禍福倚伏,何常之有? 常:固定不變的
B.帝自脫衣裹之,遂名曰裹兒,特寵異焉 異:以……為異
C.四年正月望夜,帝與后微行市里 微:秘密地
D.翌日,敕收后尸,葬以一品之禮 敕:發(fā)詔書
10.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表明韋后專擅朝政的一組是(3分)
①中宗為太子時,納后為妃 ②后方優(yōu)寵親屬,內(nèi)外封拜
③帝納其言,以后為亞獻(xiàn) ④又請自立為皇太女,帝雖不從,亦不加譴
⑤秘不發(fā)喪,引所親入禁中,謀自安之策 ⑥后與從兄節(jié)溫定策,立溫于重茂為皇太子
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②⑤⑥ D.③④⑤
11.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在中宗被廢、發(fā)配到房州期間,中宗很害怕,一聽說有朝廷使者到來,就想自殺,經(jīng)過韋后勸說安撫,才勉強(qiáng)活下去。
B.中宗非常寵愛安樂公主,專門為她設(shè)立了公主府,并安置專員。安樂公主恃寵而驕,大修府邸,奢靡無度。
C.神龍四年正月十五,中宗與韋后到集市去賞燈。有幾千宮女被放出宮,縱情賞玩后,這些宮女竟然同宮外人暗中勾結(jié),私自逃跑。
D.中宗死后,臨淄王發(fā)動兵變,率領(lǐng)部隊闖入宮中,殺死了韋后及其黨羽,韋后和安樂公主還分別被追貶為庶人和悖逆庶人。
12.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累年同艱危,情義甚篤。(3分)
(2)安樂恃寵驕恣,賣官鬻獄,勢傾朝廷。(3分)
(3)后惶駭遁入殿前飛騎營,與安樂公主皆為亂兵所殺。(3分)
9、B(“異”,非常、特別)
10、C (①是中宗封韋后為妃,③是中宗同意韋后參與祭祀,④是安樂公主的舉動)
11、B (為安樂公主設(shè)府設(shè)官員的不是中宗,是韋后)
12、(1)一起共經(jīng)患難很多年,情義更加深厚。(“同”后補(bǔ)充動詞,“篤”為深厚、深重,各1分,句意1分)
(2)安樂公主依靠中宗的寵愛更加驕縱妄為,受賄賣官,枉斷獄法,權(quán)傾朝野。(“恃”為依靠、倚仗,“賣官鬻獄”為受賄賣官,枉斷獄法,各1分,句意1分)
(3)韋后驚慌中逃入殿前飛騎營,和安樂公主一起被叛亂的官兵斬殺。(“遁”為逃,“為……所”譯為被動,各1分,句意1分)
附文言文譯文:
中宗韋庶人,是京兆萬年人。中宗做太子時,韋式被立為妃。嗣圣元年,被封為皇后。這一年,中宗被廢,韋后跟隨中宗一起發(fā)配到房州。當(dāng)時,中宗經(jīng)常感到害怕,每次聽到御史到來,都害怕得想要自殺。韋后勸解中宗說:“禍福相依,有什么事是固定不變的?難道誰會錯過一死,何必這么匆忙地下決定!”一起共經(jīng)患難很多年,情義更加深厚。韋后生了懿德太子和永泰、永壽、長寧、安樂四位公主。安樂公主最年幼,在房州出生,中宗脫下自己的衣服包裹她,于是為她取名裹兒,特別寵愛她。
中宗在房州時,經(jīng)常對韋后說:“一旦有機(jī)會東山再起,發(fā)誓絕不相背離。”等中宗復(fù)位后,尊號為應(yīng)天皇帝,封韋后為順天皇后。韋后特別優(yōu)待親戚近臣,在朝廷內(nèi)外給他們封官,又專寵安樂公主,為她設(shè)立公主開府,并設(shè)立專員。安樂公主依靠中宗的寵愛更加驕縱妄為,受賄賣官,枉斷獄法,權(quán)傾朝野。安樂公主又請求中宗封自己為皇太女,中宗雖然不答應(yīng),但是也不責(zé)怪她。她還大修府邸,奢靡過度。長寧及其他公主競相仿效,天下百姓怨聲載道。 神龍三年冬,中宗親自去南郊祭祀,國子祭酒祝欽明說:“皇后也應(yīng)陪同去祭祀!敝凶诮蛹{了這條建議,讓韋后擔(dān)任亞獻(xiàn)。欽明又想請求安樂公主為終獻(xiàn),迫于當(dāng)時眾人的議論而未能施行。 神龍四年正月十五,中宗與韋后秘密地到集市去,觀賞花燈。有幾千宮女被放出宮,縱情游玩后,宮女與外人私下溝通,逃逸不回宮。六月,帝被投毒突然死去。當(dāng)時馬秦客在旁侍候,有人就歸罪給秦客和安樂公主。韋后害怕,不公布死訊,韋后帶自己的親信進(jìn)入宮中,謀劃自保之策。韋后與堂兄韋溫定下計策,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召兵五萬人駐扎京城,分為左右營,然后發(fā)喪。少帝即位,尊韋后為皇太后,韋后臨朝攝政。 當(dāng)時京城人恐懼,互相傳將有兵變發(fā)生,往往偶語,人心動蕩。臨淄王李隆基率領(lǐng)萬人部隊從玄武門殺至左羽林軍,在寢帳內(nèi)斬殺了將軍及中郎將。于是斬殺守門官兵進(jìn)入宮內(nèi),到達(dá)太極殿。韋后驚慌中逃入殿前飛騎營,和安樂公主一起被叛亂的官兵斬殺。臨淄王派遣士兵誅殺韋氏黨羽、韋溫和韋溫的侄子韋捷,以及韋氏宗族,無論年齡大小一律斬殺。韋后以及安樂公主的首級被懸掛在東市。第二天,發(fā)布詔書收殮韋后尸首,用一品官員的禮節(jié)埋葬,被追貶為庶人;安樂公主用三品官員的禮節(jié)埋葬,被追貶為悖逆庶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uedu/wenyanwen/803979.html
相關(guān)閱讀:傅伯成,字景初。少從朱熹學(xué)
南轅北轍的道理
后漢書?馬融傳 閱讀答案附翻譯
現(xiàn)代文閱讀:《走眼?》(王偉鋒)閱讀練習(xí)及參考答案
婦人夫飾 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