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人有饋一木者,家僮曰:“留以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為棟。”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聽之,物各有宜用也,豈惟木哉?”
他日,為余生炭滿爐,烘人。余曰:“太多矣!蹦吮M濕之,留星星三二點,欲明欲滅。余曰:“太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余曰:“小子聽之,情各有所適也,豈惟火哉? ”
??節(jié)選自呂坤《呻吟錄》
二、翻譯:
有人送來一根木料,家僮說:“留下可以做成房梁!蔽艺f:“木料太小,不能做房梁。”家僮說:“可以做棟。”我說:“木料太大,不適宜做棟!奔屹仔χf:“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嫌棄它大,忽而又嫌棄它小!蔽艺f:“小子,你聽我說,物品各有它的用處。豈只是木料呢!”
有一天小僮為我生爐子,裝了滿爐子炭,熱得烘人,我說:“炭太多了。”他把炭都用水澆滅了,只留下三兩個火星,欲滅不滅。我說:“炭太少了!毙≠妆г拐f:“火爐是同一個,(你)既嫌炭多,又嫌炭少!蔽艺f:“小子聽著,做事情各有它適宜的分寸。豈只是火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uedu/xiandaiwen/1136984.html
相關(guān)閱讀:《馬說》閱讀答案
走正門 王春迪閱讀附答案
成道于貴州的王陽明 閱讀附答案
每每從海邊回來,哥白尼的小腦瓜里就裝滿了問題閱讀答案
傅惟慈??打完最后一手牌 閱讀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