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方法!

我小時身體弱,不能跟著野蠻的孩子們一塊兒玩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現(xiàn)代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

  我小時身體弱,不能跟著野蠻的孩子們一塊兒玩。我母親也不準我和他們亂跑亂跳。小時不曾養(yǎng)成活潑游戲的習慣,無論在什么地方,我總是文縐縐的。所以家鄉(xiāng)老輩都說我“像個先生樣子”,遂叫我做“麇先生”。這個綽號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兒子叫做糜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裝出點“先生”樣子,更不能跟著頑童們“野”了。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門口和一班孩子“擲銅錢”,一位老輩走過,見了我,笑道:“糜先生也擲銅錢嗎?”我聽了羞愧得面紅耳熱,覺得大失了“先生”的身份!

  大人們鼓勵我裝先生樣子,我也沒有嬉戲的能力和習慣,又因為我確是喜歡看書,所以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過兒童游戲的生活。每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里去“監(jiān)割”(頂好的田,水旱無憂,收成最好,佃戶每約田主來監(jiān)割,打下谷子,兩家平分),我總是坐在小樹下看小說。十一二歲時,我稍活潑一點,居然和一群同學(xué)組織了一個戲劇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槍,借得了幾副假胡須,就在村口田里做戲。我做的往往是諸葛亮、劉備一類的文角兒;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榮一箭從椅子上射倒下去,這算是我最活潑的玩藝兒了。

  1、第1段畫線句中,“我”“羞愧”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段中說“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過兒童游戲的生活”,可后文又寫到十一二歲時做戲的情景,這樣寫前后是否矛盾?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描寫“組織戲劇班”一段中運用“居然”一詞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心態(tài)?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標題是“我的母親”,可文章開頭只字未提母親,只寫了童生活。作者為什么這樣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答案

  1、因為“我”覺得這樣大失“先生”的身份。(提示:此類題只要結(jié)合上下文意,抓住關(guān)鍵詞句即可)

  2、不矛盾。前句中“可算是”并不表示絕對,是“可說是”之意,而且“我”做戲通常也只是文角,所以不矛盾。

  3、“居然”寫出兒童天性的不可泯滅,終于能夠沖破層層束縛“活潑”一回。

  4、寫童生活的枯燥,既是對往事的惋惜,也為后文寫母親的教誨作鋪墊。(意思對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uedu/xiandaiwen/454908.html

相關(guān)閱讀:我的信念閱讀附答案
【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余閱讀答案
《周?傳 明史》閱讀附答案
《從科舉制度的廢除看近代以來的文化斷裂》閱讀附答案
《桃花源記》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