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蘭說
會稽多蘭,而閩產(chǎn)者貴。養(yǎng)之之法,喜潤而忌濕,喜燥而畏日,喜風而避寒,如富家小兒女,特多態(tài)難侍奉。予舊嘗聞之,曰他花皆嗜穢而溉,閩蘭獨用茗汁,以為草樹清香無如蘭味,潔者無如茗氣,類相合宜也。
休園中有蘭二盆,溉之如法,然葉日短,色日瘁①,無何其一槁矣。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予就問故,且告以聞。客嘆曰:“誤哉,子之術也。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悅人者,百卉也。其所謂甘與芳,子識之乎?臭腐之極,復為神奇,物皆然矣。昔人有捕得龜者,曰龜之靈,不食也。篋藏之,旬而啟之,龜已幾死。由此言之,凡謂物之有不食者,與草木之有不嗜穢者,皆妄也。”
予既歸,不懌,猶謂聞之不妄,術之不謬。既而疑曰:物固有久而易其嗜,喪其故,密化②而不可知者。夫其脆弱驕傲,炫芳以自貴,余固以憂其難養(yǎng),而不虞其易變也。嗟乎!使童子刈槁沃枯,運糞而漬之,遂盛。
??陶望齡《養(yǎng)蘭說》(有改動)
【注釋】①瘁:憔悴。②密化:神秘變化。
14、解釋句中加橫線的詞語。(3分)
①而他家所植者(植:種養(yǎng))
②予舊嘗聞之(嘗:曾經(jīng))
③既而疑曰(疑:懷疑)
15、下列句子中橫線上的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B )(2分)
A.喜潤而忌濕
溫故而知新
B.且告以聞
必以分人
C.物皆然矣
然則何時而樂耶
D.余固以憂其難養(yǎng)
其如土石何
16、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溉之如法,然葉日短,色日瘁,無何其一槁矣。
答:按照聽說的方法澆灌它,但蘭的葉子卻一天比一天短,顏色一天比一天憔悴,不久,其中一盆蘭枯死了。
17、本文第一段和第三段所寫的養(yǎng)蘭方法完全不同,這是為了說明什么道理?請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3分)
答: 第一段寫作者聽說其他的花都是喜歡在污穢的泥土中被灌溉生長,只有福建的蘭花要用茶水;第三段寫自家種蘭花時也用上了糞.說明:世間事物是不斷變化發(fā)展的,要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或:對傳聞不能輕易相信,實踐才能出真知。)
翻譯:會稽有很多蘭花,而福建產(chǎn)出的最為貴重。培養(yǎng)它的方法,要濕潤卻又不能太濕,要稍微干燥卻不能暴曬,要通風不能寒冷,就有如富家的千金小姐,姿態(tài)多卻很難奉養(yǎng)。我曾經(jīng)聽說過這種花,說是其他的花都是喜歡在污穢的泥土中被灌溉生長,只有福建的蘭花要用茶水,草樹的清香沒有比得上蘭花的,清潔的東西沒有比得上茶的,同類互相適宜。
在園中養(yǎng)了兩盆,按照方法灌溉,但葉子卻越來越短,顏色越來越憔悴,快要枯死了。而其他人家的蘭花卻繁茂長了很多花。我向他詢問緣故,將我聽到的都告訴了他。他感嘆說:“耽誤了事的是你的方法。因為香甜而被人食用的,是百谷。因為美麗而取悅人的,是百花。這里所說的香甜和美麗,你知道是什么嗎?化腐朽為神奇,萬物都是一樣。曾經(jīng)有一個人捕到一只龜,說龜有靈性不吃東西。于是用盒子裝起來,十幾天后拿出來看,龜就要死了。由此看來,凡是所謂有動物不吃東西,有草木不喜泥土,都是胡說。你相信你所聽到的,那么你的蘭花枯萎,也是理所當然!
我回去后,不高興,還認為聽到的并不荒謬,方法也并沒有差錯。然后懷疑說:“萬物一定有時間久了就改變它的本性,失去它原來的要求的,并且不被人知道的。離騷上說:‘蘭芷變得不芳香了,荃蕙變成了茅草!碧m花以脆弱芳香而嬌貴,我原本認為它難養(yǎng),卻不料它改變了。哎!于是讓童子去除了枯枝,用糞水澆灌,于是蘭花茂盛了。寫于歷甲午五月廿五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uedu/xiandaiwen/604484.html
相關閱讀:錦石灘閱讀答案
于是,諸神之王召見這只白兔,向她宣布了一個慷慨的決定閱讀附答
(甲)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乙)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詩歌閱讀
兩只棉手套閱讀答案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