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郭沫若先生的劇本《屈原》里嬋娟罵宋玉說???閱讀附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現(xiàn)代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郭沫若先生的劇本《屈原》里嬋娟罵宋玉說:“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排演時他自己在臺下聽,嫌這話不夠昧,想在“沒有骨氣的" 下面加“無恥的”三個字。一位演員提醒他把“是”改為“這”,“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就夠味了。他覺得這字改得很恰當,他研究這兩種語法的強弱不同,以為“你是什么”只是單純的敘述語,沒有更多的意義,有時或許竟會落個“不是”;“你這什么”便是堅決的判斷,而且還把必須有的附帶語省略去了。根據(jù)這種見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風度”一句話改為“你這革命家的風度”。

這是煉字的好例。我們不妨借此把煉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員把“是”改為“這”,確是改得好,不過郭先生如果記得《水許》里的用語,就會明白一般民眾罵人,都用“你這什么”式語法。石秀罵梁中書說:“你這與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楊雄醉罵潘巧云說:“你這賤人!你這淫婦!你這你這大蟲口里倒涎!你這你這……”一口氣就罵了六十“你這”?催@些實例,“你這什么”倒不僅是“堅決的判斷”,而且是帶有極端憎惡的驚嘆語,表現(xiàn)著強烈的情感!澳闶鞘裁础北阒皇遣粠楦械呐袛,縱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見出。不過它也不一定就是“單純的敘述語,沒有更多的含義”!都t樓夢》里茗煙罵金榮說:“你是個好小子,出來動一動你茗大爺!”這里“你是”含有假定語氣,也帶“你不是”一點譏諷的意味,如果改成“你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對了。由此可知“你這”式語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語法來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風度”,改為“你這革命家的風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一、“你這”式語法大半表示深惡痛絕,在贊美時便不適宜。二、“是”在邏輯上是連接詞,相當于等號;“有”的性質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風度”一句中,“風度”是動詞的賓詞;在“你這革命家的風度”中,“風度”使變成主詞,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話。 /

這番話不免呼嗦,但是我們原在咬文嚼字,非這樣錙銖必較不可。咬文嚼字有時是一個壞習慣,所以這個成語的涵義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學,無論閱讀或寫作,我們必須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謹嚴。文學借文字表現(xiàn)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顯得思想還沒有透徹,情感還沒有凝練。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實際上就是調整思想和情感。從來沒有一句話換一個說法而意味仍完全不變。

5. 對文中“咬文嚼字”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 (3分)

A. 咬文嚼字的依據(jù):研究煉字的道理。 B. 咬文嚼字的態(tài)度:字字推敲的謹嚴,

C. 咬文嚼字的做法:斟酌文字的分量。 D. 咬文嚼字的目的:調整思想和情感。

6. 對文中郭沫若煉字事例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B(3分)

A. 介紹郭沫若對“你是”“你這”句式的見解和做法。

B. 肯定郭洙若關于“你是”“你這”句式的研究結論。

C. 分析指出煉字不可簡單類推,而要結合具體語境。

D. 通過這個煉字事例,引出對咬文嚼字道理的研究。

7. 對上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D(3分)

A. 開頭,舉郭沫若修改字句的具體事例,并指出“這是煉字的好例”。

B. 接著,引文學作品例子并加以分析,說明兩種說法表達效果不同。

C. 然后,從兩個方面指出郭沫若援例修改的句子是不妥的。

D. 最后,點明煉字意義,并提出與郭沫若完全相反的觀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yuedu/xiandaiwen/929990.html

相關閱讀:許氏吳興溪亭記 閱讀附答案
《最佳飲料??自開水》閱讀附答案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閱讀答案
何氏仆錄 閱讀附答案
《親愛的麥子》閱讀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