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獨立性?
獨立性也稱不依賴性,通常是指自我決策、獨立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并實施解決問題的行為時所反映出來的個性品質(zhì)。獨立性既是一個人的行為特點,更是一個人的人格特征,表現(xiàn)在一個人處理事情的態(tài)度上。
寶寶獨立性培養(yǎng)三階段
第一階段
即寶寶6個月以后??具備移動能力之前。在這期間,應滿足寶寶心理及情緒上的需要,爸爸媽媽隨時在他身邊,讓他感到自己是被愛護的,這種早期依附關系的適應,是后期獨立的前提。
第二階段
寶寶已具備移動能力,喜歡到處走,看到什么摸什么,非常好奇地探索周圍的世界。這時,他一方面希望不受約束,一方面又有些害怕。作為爸爸媽媽就應給他適當?shù)墓膭詈统浞值陌踩,即讓寶寶知道爸爸媽媽隨時在他左右。對于尚未具備獨立能力的寶寶來說,充分的安全感是一切學習、活動的基礎。
第三階段
3歲以后,隨著寶寶身心發(fā)展的成熟,慢慢地不需要爸爸媽媽在他身邊。心理學家艾里克森指出,3~6歲這一階段是寶寶自主性、獨立性迅速發(fā)展的時期。爸爸媽媽必須耐著性子,容忍寶寶把事情弄得一團糟。要給寶寶嘗試的機會,爸爸媽媽不要事事都一手包辦,過度的保護會使他缺乏韌性及生活應變能力。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容許寶寶有探索的空間,多讓寶寶學習如何面對挫折、痛苦,而能保持自信。
溫馨提示:
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依賴性是寶寶生活的特質(zhì)之一,寶寶就是因為具備了依賴性才能擁有緊跟爸爸媽媽學習的機會。獨立性是隨著寶寶對周圍環(huán)境的適應以及身心發(fā)展的成熟而自然流露的特質(zhì)。培養(yǎng)寶寶的獨立性要從鼓勵寶寶自己做決定起步。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皆是培養(yǎng)寶寶獨立性的機會,如,讓寶寶自己選擇衣服的顏色、玩具、圖畫書、游戲等等。
培養(yǎng)寶寶獨立性的策略
1、不能過分保護和包辦替代
對寶寶過分保護,往往會妨礙寶寶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使他們變得膽怯、易哭鬧、依賴性強、神經(jīng)質(zhì)、不敢嘗試和探索等,而且不易與人接近,阻礙了寶寶的社會性發(fā)展。寶寶的獨立性,不僅依賴于身心發(fā)展的成熟,也需要后天的學習。因此,爸爸媽媽應該擁有一顆耐心,千萬不可操之過急,剝奪了寶寶學習的機會。有些爸爸媽媽常常因為寶寶的動作慢了點,索性幫寶寶做了;當寶寶想表達自己的意見時,爸爸媽媽卻搶著幫他說了等,類似這種包辦替代的現(xiàn)象在很多爸爸媽媽身上存在著。結果只會阻礙寶寶的思考能力、活動能力等各方面的發(fā)展,使寶寶變得更加沉默和依賴,獨立性的發(fā)展自然也受挫了。
2、讓寶寶去做自己能做的事
凡是寶寶力所能及的事,就要盡量要他們自己去做。這主要體現(xiàn)在生活自理上,如自己穿衣,自己吃飯,自己收拾玩具,自己獨屋獨床睡等。
培養(yǎng)寶寶獨立性要從寶寶的日常生活開始。爸爸媽媽應該把寶寶看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放開手腳,凡是寶寶自己能做的事情,就應該鼓勵他獨立去做。4~5歲的寶寶已經(jīng)具備了獨立處理一些小事情的能力, 爸爸媽媽沒有必要再包辦代替。只有這樣,寶寶才能從日積月累的親身體驗中積累經(jīng)驗、增長才干,有能力自己作出判斷,才不會唯唯諾諾、缺乏主見。
3、分配給寶寶簡單的家務勞動
爸爸媽媽可以有意識地讓寶寶承擔一些責任,讓他們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喂魚、澆花、分發(fā)碗筷等,千萬不要一時心軟、或嫌麻煩而代替寶寶去做。1歲以上的寶寶,就可以讓他參與家中易于完成的小任務,可以讓寶寶幫忙拿報紙、拿掃帚、擺放筷子、澆花等。當他完成了你交給他的任務時,真誠地對他說聲“謝謝”,并給予適時的鼓勵。根據(jù)寶寶的年齡不同,交給寶寶的任務也應有所不同,這樣不但可以培養(yǎng)寶寶的獨立性,還可以增強其責任感。
4、培養(yǎng)寶寶遇事先獨立思考的習慣
獨立思考、自己作主的能力是獨立性發(fā)展的較高層次,它常常表現(xiàn)為“不人云亦云,不隨大流,有自己的主張,有創(chuàng)新意識”。針對寶寶好奇好問的特點,我們習慣上強調(diào)成人要耐心傾聽、認真回答。然而,這里必須注意一點:有許多問題是可以啟發(fā)寶寶自己動腦去尋求答案的,動輒就告訴寶寶答案會養(yǎng)成寶寶“只問不究”的習慣。決策能力是獨立性的重要內(nèi)容,需要從小培養(yǎng)。成人應盡可能讓寶寶自己拿主意、作決定或讓寶寶參與決策,而成人起好“調(diào)整”及“把關”的作用。
也許有的爸爸媽媽會說: “寶寶的選擇不一定正確, 因為他們畢竟還!”其實有些寶寶完全有權利、有能力做出選擇。當然尊重寶寶的選擇同時還應該培養(yǎng)寶寶的“辨別”能力。當然“辨別”的能力也只有在“選擇”的實踐中培養(yǎng),所以最好是給寶寶提供“自作主張”的機會。
溫馨提示:
民主、平等的家庭氣氛是寶寶獨立生活能力發(fā)展的土壤。平等的親子關系是爸爸媽媽滿足寶寶的需要,也是寶寶了解爸爸媽媽的需要,大人與寶寶之間應經(jīng)常交流感情。爸爸媽媽不能對寶寶持獨斷強制的態(tài)度,而應以商量的口吻對寶寶表明自己的逃遁。比如“你需要我?guī)椭鷨帷、“我是這么認為的,不知道你是如何想的”等等。一個良好的家庭心理環(huán)境,對與寶寶獨立能力的培養(yǎng)是至關重要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100855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