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一個陰陽人——了解你自己
孩子們常常會把自己的一個小問題放大,對自己跟別人不太一樣的地方格外關(guān)注。常識的不足會讓很多孩子對自己的狀態(tài)感到恐慌:我是不是不正常?別人也是這樣嗎?到底怎樣才是對的呢?
孩子漸漸長大,通常會進入一個迷茫期,對自己身體的變化不知所措,很擔心自己不正常。我的一位女性朋友就曾告訴我,她青春期發(fā)育較晚,眼看周圍女同學(xué)都表現(xiàn)出女性特征,自己依然毫無變化時,年幼無知的她開始懷疑自己是陰陽人。這樣的苦悶煩惱無法訴諸他人,只得自己默默承受。直到她也開始發(fā)育了,才漸漸擺脫這個古怪的擔憂。
很多孩子都有過類似的苦惱:發(fā)育期的男孩子會怕自己是臭流氓,汗毛重的孩子懷疑自己有返祖現(xiàn)象,愛出汗的孩子一上體育課就覺得自己特別丟人……身體巨大而飛速的變化讓孩子們非常不適應(yīng),讓他們對自己的身體格外在意和緊張。雖然一切疑問都會在長大后水落石出,但在當時,那種不可告人而又心事重重的狀態(tài)可是實實在在地讓人痛苦。
五歲的小麗最近一直悶悶不樂,父母怎么問,她也不回答。終于有一天,她萬分煩惱而又小心翼翼地問媽媽:“媽媽,我的肚臍怎么有點鼓呀?我是不是怪人?”媽媽頓時啼笑皆非,問:“你就是為這個不高興嗎?”小麗點點頭。媽媽說:“你這孩子,看來是日子過得太好了,有點沒事找事了!
可別覺得孩子這樣的擔憂是“沒事找事”啊——不管孩子擔憂的內(nèi)容是多么的荒謬可笑,他們的苦悶可是貨真價實的。想想看,我們小的時候,是不是也期待過父母能更好地幫我們解除一些可笑的憂慮?
或許我們不妨自己也認真地想一下:為什么有人肚臍鼓呢?肚臍的形狀完全取決于產(chǎn)科大夫剪臍帶的手法嗎?臍帶減掉之后,肚臍到底還有什么用呢?……
孩子的問題也會勾起我們很多思考。我們何不回到童年,和孩子一起研究這些有趣問題的答案呢?人體,本來就是最熟悉又最神秘的領(lǐng)域之一。
不過,假如孩子真的有點不正常,那又該怎么回答呢?
對于真正的先天缺陷,最重要的是父母的心態(tài)。其實,孩子對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能力是非常強大的。拒絕接受現(xiàn)實,不能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往往是父母。孩子的先天缺陷是父母最難面對的事情。但是,或許我們可以換一個思路想想,這世上有誰是完美的呢?哪個人不是一身的毛病和缺陷呢?無非是程度不同而已罷了。
對于先天有些跛足的孩子來說,父母一定會想:如果孩子健康,哪怕丑一點、笨一點也沒關(guān)系啊。如果是雙腿嚴重殘疾的孩子,他的父母可能又會想,哪怕是個跛足的孩子,起碼也可以自己走路啊。
每個人的人生目標都不同,但只要每天做到比原來的自己好,就是一種成功。即便先天有缺陷,人生也不會灰暗到毫無希望的地步。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善處境,提升幸福感。從這一點來說,人和人之間,無論有無殘疾,有無缺陷,都沒有什么本質(zhì)的區(qū)別。
有的教育理論認為,假如孩子有一些缺陷,父母似乎應(yīng)該假裝沒看見,或者告訴孩子“你和別人是一樣的”。但我覺得這是一種掩蓋教育,對孩子未必真的有好處。原因很簡單:孩子早晚會發(fā)現(xiàn)自己和別人不一樣,不管父母如何粉飾太平,缺陷總是存在的。
鞏俐主演的《漂亮媽媽》講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電影里的女主人公有個患先天聽覺障礙的兒子,必須借助助聽器,孩子才可以聽見一部分聲音。這位媽媽生活非常艱苦,能力也很有限,但她非常努力為孩子打拼。她一直拒絕承認兒子是個有生理缺陷的人,她認為這種聽不見和近視眼沒什么本質(zhì)區(qū)別。電影的最后,這位媽媽歷盡千辛萬苦買來助聽器,兒子卻拒絕戴上。他質(zhì)問媽媽:“為什么別人不用戴,我卻一定要戴?”這個質(zhì)問讓這位媽媽徹底想明白了一件事:兒子確實和別人不一樣,她必須面對這一點。于是,她終于鼓足勇氣對兒子說:“因為你是聾的,你和別人不一樣……”在內(nèi)心獨白中,這位媽媽說:孩子其實什么都能接受,是我自己不能接受,他比我強。
正如鞏俐所演的角色一樣,在所有家長的眼里,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好的。再加上現(xiàn)在有一種理論聲稱,你相信孩子是天才,孩子就一定能成為天才。所以很多家長都不能正確、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孩子。他們總覺得孩子沒問題,如果有不理想之處,那都是別人的誤解,社會的不公。
其實,正視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數(shù)學(xué)不夠好,可以學(xué)文科。腿腳不夠利索,別做運動員就是了。眼睛看不見,至少還能聽。
上帝給每個人都設(shè)計了缺陷,通過這種方式給我們指明人生的方向。揚長避短,就是幸福人生的規(guī)劃方式。如果我們十項全能,做什么事情都一樣優(yōu)秀,那或許反而會一事無成——因為實在想不出到底該選擇哪一件事長久地做下去了。
電影《漂亮媽媽》中的母親,最后終于勇敢地面對孩子的先天缺點。影片中聽覺障礙孩子的扮演者在現(xiàn)實生活中確實有聽覺障礙,因為努力和表現(xiàn)出眾而獲得出演這個角色的機會。幾年后他考上了大學(xué),還練習空手道,他真的做到了除了戴著助聽器之外,與普通人沒有任何區(qū)別。對于有缺陷的人來說,努力做到與常人無異是一個目標,但在目標尚未實現(xiàn)以前,必須付出常人不必付出的努力:接受助聽器,接受康復(fù)訓(xùn)練,接受特殊治療……如果因為想要立刻變成正常人就拒絕接受治療,那只會讓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錯過最佳康復(fù)期。
所以,假如孩子確實在某一方面的表現(xiàn)遜于常人,父母完全可以溫和地說:“每個人都有自己不擅長、不夠完美的地方,只是你正好表現(xiàn)在這個方面。如果它影響到你的生活,那么我們就努力來改善它。如果它沒有影響到你的生活,又何必追求事事完美呢。”
而這句話,對于我們成人來說,也是一樣有效呀。
● 我臉上為什么有這么多痣?
● 我兩條腿怎么不一樣長?
● 我的頭發(fā)怎么和爸爸媽媽都不一樣?
● 我怎么還沒有開始生理周期?
● 我為什么在班上個子最矮?● 我的腳太大了怎么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011161.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