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鸚鵡學舌”的教說話方式
鸚鵡學舌就是父母在教寶寶學說話時,不以他們能理解為基礎,而只是讓寶寶語句的進行單純模仿。這種模仿式的教說話方法是孩子學習語言不可缺少的步驟。
二歲以后,要對“鸚鵡學舌”的方法SAYNO
0-6個月:寶寶出生6個月后,寶寶就已開始學習說話了。這時的教學模式應該是“鸚鵡學舌”式的,大部分寶寶雖然還不會說話,但可以同時將說話的聲音與具體的事物對應起來。
6-12個月:該年齡段的寶寶已經(jīng)能說一些意義的語匯,如:爸爸、媽媽,知道揮手表示再見,能夠模仿簡單的聲音,能夠指認常見物。所以“鸚鵡學舌”依舊是教這個年齡段寶寶學說話的主要方法,
12~18個月:因其生活經(jīng)驗、認知能力愈來愈豐富,寶寶會話的語匯增多,可以使用簡單詞語與人交流、表達意思,明白別人給予的簡單指令,會跟著大人學說單字,如:車、喝、飯等。所以除了“鸚鵡學舌”的方法,父母還應該采用各種不同的辦法教孩子學說話。
18~24個月:是孩子語言迅速發(fā)展的時期,他們開始將單純的聲音信號,轉變?yōu)榫哂谐橄笠饬x的詞語信號。父母已經(jīng)不宜再采用“鸚鵡學舌”的辦法教孩子學說話。
研究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教孩子模仿說話與詞匯量的發(fā)展呈負相關。相關研究表明,11—13個月的小兒所獲得的詞語與成人教授所用的詞語相符率高達80%,而到了14個月時,上述符合率下降到38。5%。換言之,13個月前,模仿是該年齡段孩子學語言的主要方法之一,而隨著小兒語言能力的提高,兒童開始從交際等其它途徑獲得詞語。
孩子掌握語言的過程是從具體發(fā)展到抽象。所以,2歲以上的兒童就不宜采用單純模仿的“鸚鵡學舌”形式進行語言教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01336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