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發(fā)展教育的重要原則是先了解孩子再教育孩子。氣質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和思維的反應方式,并且影響一個人日常生活的社交方式。所以,我們需要按照不同的教育方法,有針對性的訓練孩子的社交能力,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成為一名社交高手。
一、粘液質孩子
這種氣質的孩子說話少、目標明確,是天生的實干家,常常把人分為“有用的人”和“無用的人”。因此,家長應該以協(xié)助的方式得到孩子的信任,然后給孩子一個理性的分析和建議,讓孩子體會到溝通的重要性,再者,要經(jīng)常開家庭圓桌會議,討論孩子感興趣的內(nèi)容。
二、多血質孩子
這類氣質的孩子很容易自我欣賞,俗稱自戀,因為也會忽略他人感受,他們是天生的演說家,所以家長要多鼓勵孩子跟不同的小朋友溝通交流,并且告訴孩子這是很棒的行為。其次,讓孩子多接觸一些成功人士或者經(jīng)驗豐富的人,拓展孩子的視野,讓孩子認識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鼓勵孩子多向他人學習。最后,教孩子學會傾聽,尊重別人的發(fā)言。
三、抑郁質孩子
抑郁質的孩子是天生的思想家,他們往往比較悲觀,因為這類孩子缺乏安全感。父母面對這樣的孩子就不要強迫他一個人去表演或者冒險了;其次,可以多示范一些社交技巧讓孩子參考;再者,多和孩子互動,陪伴孩子參加集體活動,比如樂器演奏、體育運動、朋友圈親子活動等。
四、膽汁質孩子
這類孩子天生會說話,是個成功的外交家,善于交朋友,是個性情中人。家長教育這種氣質的孩子的前提是成為他們的朋友,以朋友的角度和孩子對話。和孩子對話要多設計一些主題,和孩子分享。對孩子不要無緣無故的贊美,孩子那份質樸和真誠不應該被“甜言蜜語”給污染。
每個孩子都應該有不同的教育策略,因此父母需要全面了解孩子及其需求,掌握氣質教育的知識。社交作為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家長如果能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富有人格魅力的人,相信在他將來的社會交往中會得到更多青睞。
家長應注意,訓練孩子社交能力需建立在良好的親子關系上,保證平常的親子互動是促進社交能力良好發(fā)展的環(huán)節(jié),多傳遞社會經(jīng)驗給孩子,讓孩子了解社會環(huán)境,了解社會規(guī)則。比如想讓孩子快速的適應幼兒園生活時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
先帶孩子去參觀學校環(huán)境,讓孩子對幼兒園有一個整體印象;同時,和孩子模擬幼兒園生活場景,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孩子明白和老師、和小朋友之間的交往會有什么問題,該怎么面對和解決。當然,角色扮演只是一小部分,重要的是讓孩子多接觸不同類型的大人和孩子,擴大孩子的視野。(99健康網(wǎng)(www.99.com.cn)專稿,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03435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