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小孩子不要姑息也不要嚴(yán)厲
心聲是一個頭生子,他的父母異常的疼愛他。他要這樣就這樣,他要那樣就那樣,他要打人,別人只好給他打,他要罵人,別人只好給他罵。一日他看見鄰兒有一個小洋號就去搶了來。鄰兒哭了跑來告訴他母親,而他的母親并不說他不好,反埋怨鄰兒說:“借我們玩玩有什么要緊,你的氣量為何這樣小呢?”罵得那個鄰兒莫名其妙。又有一日,在深夜的時候,他醒來要月餅吃,但家里沒有月餅,他就亂吵亂鬧,弄得一家不能安睡。
從此日積月累,心聲就變成了一個很倔強(qiáng)很剛愎的小孩子。
小孩子哪里可以隨便搶奪別人的東西呢,而心聲的母親不責(zé)罰心聲反罵別人,這無非長心聲之傲慢而已。
又在深夜的時候,小孩子不應(yīng)吃東西的,而心聲的母親不去責(zé)罰他,反而任其吵鬧使人不得安眠,這也無非長其惡性而已。
圖為:圖書插圖這種“姑息養(yǎng)奸”的教育在家庭里是?匆姷,會使孩子養(yǎng)成利己害人的壞思想。
知非家里的規(guī)矩是很嚴(yán)的,差不多事事要秉承他父母的意旨。他要去玩玩水,他母親說:“衣服要弄濕的!彼鋈ネ徏倚∨笥淹嫱妫赣H說:“你要同他們造孽的!背燥埖臅r候,他要講講話,發(fā)表發(fā)表意思,他父親就禁止他說:“小孩子吃飯,不準(zhǔn)饒舌!彼诩矣螒蛴螒,他父親說:“不要頑皮!彼母改复孟翊扇艘粯,所以他慢慢兒以他父母的意志為意志,以他父母的性情為性情,這樣一個活潑的小孩子竟變成了一個萎靡不振、具體而微的小成人。
c我們舊式家庭往往把小孩子當(dāng)作“小成人”看待。既叫一個活潑好動的小孩子穿起長衫馬褂來以限制他的動作,又叫小孩子一舉一動要模仿成人的樣子。無怪國中多“少年老成”的小孩子了。
總括起來,心聲的父母待心聲太姑息,知非的父母待知非太嚴(yán)厲,兩者都失其平,不得謂之良教育。
我們教小孩子當(dāng)折其衷:一方面予以充分機(jī)會以發(fā)展自動的能力和健全的意志,一方面限以自由范圍使他不得隨意亂動,以免侵犯他人的權(quán)利。教育若能如此折衷施去,小孩子未有不受其惠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035924.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