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反應(yīng),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就只聽老師的話,把父母的話當(dāng)耳旁風(fēng),或者淘氣讓家長苦惱,那么,孩子為什么只聽老師的話呢?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該怎么辦呢?
說到原因,大致有以下兩個:
1、家長在孩子心中沒有樹立好威信
要知道,家長的威信是家長對孩子進行有效教育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是孩子自覺接受家庭教育的重要條件。但是很多家長卻將這一點忽視了,沒有很好的樹立起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主要表現(xiàn)為兩個方面:
第一、教育方法不得當(dāng):對孩子溺愛,導(dǎo)致其養(yǎng)成獨享、以自我為中心、任性的不良個性;或者經(jīng)常對孩子施以非常嚴厲的態(tài)度,經(jīng)常為一些小事大發(fā)雷霆。
第二、家長教育孩子時情緒不穩(wěn)定:心情好的時候,對孩子事事寬容;心情不好的時候,對孩子處處刁難。如此家庭教育不一致,致使孩子不知所措,無所適從。
2、老師在孩子心中占有“權(quán)威”地位
老師對所有孩子都能夠一視同仁,善于從孩子的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特別注意給孩子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老師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目標(biāo)明確一致,對孩子的要求可以說是嚴而不厲,愛而不溺的;老師非常注意自身的修養(yǎng),不但有豐富的感情,而且有深刻的理智,能夠用恰當(dāng)?shù)那榫w與態(tài)度對待每一個孩子。
那么該如何改善孩子不聽家長的話這種狀況呢?
1、建立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其實,在幼小的孩子面前樹立好自己的威信并不是件難事,通常來說,孩子對父母是絕對新人的,而如何在孩子信任的基礎(chǔ)上建立與維護自己的威信才是關(guān)鍵。
第一、建立和孩子間的平等關(guān)系。家長應(yīng)和孩子相互講平等、信任、尊重,遇事多跟孩子商量,善于聽取孩子的意見,此舉會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信任,從而更加尊重父母。
第二、關(guān)心、了解孩子。身為父母,除了要關(guān)心孩子的生活,還要多了解他們的興趣和愛好及能力,對孩子所提要求一定得是他們通過努力所能夠達到的。
第三、教育孩子要運用正確的教育手段。要因勢利導(dǎo),循循善誘,寬嚴相濟。既不能一味遷就、放任自流,也不能下禁令、處處挑剔和指責(zé)。
第四、對待孩子要言而有信。家長不要經(jīng)常對孩子信口開河,一旦許下的諾言就必須要兌現(xiàn),這如此才能使孩子對你的話確深信不疑,才能聽從你的教導(dǎo),逐漸地你的威信也會在與孩子的相互溝通中樹立起來。
第五、步調(diào)要保持一致。父母與家庭成員之間一定要相互尊重,步調(diào)一致,要求一致,千萬不能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也不能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責(zé),相互數(shù)落。
第六、要以身作則。家長要做孩子的模范,不希望孩子做的事首先自己不能做。比如家長要求得到孩子的尊重,那么自己就應(yīng)該先尊重自己的父母,為孩子樹立榜樣,長此以往,他們便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第七、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與修養(yǎng)。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對是非對錯逐漸有了初步的正確的判斷能力,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并且要保護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以防對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造成影響。
2、利用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權(quán)威地位,和孩子視老師的話為圣旨的心理特征,跟老師經(jīng)常聯(lián)系,向反映孩子在家里不聽話的表現(xiàn),從而獲得老師的幫助。比如:建議幼兒園舉辦“誰最聽家長的話”、“在家做個好孩子”等活動,促使孩子將在幼兒園聽話的好習(xí)慣帶回到家里來。
家長們朋友們,對于那些只聽老師的話的孩子們,你們還要多動動腦筋哦,相信孩子一定會有所改善的,趕快行動起來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048199.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