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人類文化對兒童自然心智的浸染
兒童在3歲以前說話靠記憶,而不是理解;畫圖是靠對圖形的記憶,而不是靠認字。從量子理論知道,我們的生命體是連在一塊兒的,無需什么分割。過早的言語開發(fā)對孩子的社會學(xué)認知和理論性認知即對孩子的學(xué)習(xí)是有幫助的,但對智力開發(fā)不見得好,雖然也不等于它壞。我們一般不主張在3歲以前過早地教孩子認知和理性科學(xué),但希望爸爸媽媽發(fā)展出一種感覺與他交流。美國的媽媽一般生下孩子第二天會帶著他去接觸自然,摸摸水,聽聽鳥叫。雖然他看不到,但他能感覺到。
過早的教育可能對孩子得不償失,或者說是拔苗助長。西方很多實驗發(fā)現(xiàn)兒童的信息采集能力在大人與他的交流中快速瓦解,直到他完全被成人化。成人化,爸爸媽媽認為聰明了,懂事了,有能力了,但那是適應(yīng)人類社會的能力,并不等于是他生命的智慧,他與大自然的接觸是衰退的,而且衰退得很厲害。就像在北京長大的孩子和山村里跑大的孩子是不一樣的。農(nóng)村的孩子不會迷路,從小他們與大自然的親近,決定他們找路是很容易的,但城市里的孩子一出城市就容易迷路。
我們學(xué)生時期學(xué)到的知識,連智力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最大的智力其實是人類在與自然接觸的過程中儲存起來的。其實大自然的很多知識和認知的東西天生就在我們身體里,你需要把它喚醒,喚醒就要用信息刺激,就會產(chǎn)生反應(yīng),重組信息,這都是很有意思的東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049589.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