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我的寶寶不是天才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其實從懷孕開始就有朋友不斷提醒我要注意胎教早期教育,以使寶寶變得聰明。是的,根據(jù)教育學家的說法,0~3歲的小孩子是智力開發(fā)的最佳時間,后期的聰明才智和這個時期的開發(fā)有著密切關(guān)系。而中國有句古語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如今已被改成“一歲看大三歲看老”。在大多數(shù)人都費盡心思開發(fā)寶寶智力的時候,任何父母都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并不是擔心他比別人笨,而是害怕他在競爭激烈的社會里被其他同齡人比下去,從而承受過多的壓力。

  因此,當年我生下海洋后很長一段時間里,也一直在思考這個相同的問題:到底怎樣才是對他好呢?如果為了保持他的天性而任由他玩耍,到頭來他會不會責怪我??“媽媽,你當初為什么不讓我多學點東西!”如果為了讓他超越其他人而剝奪他玩樂的時光,到頭來他又會不會怨恨我??“媽媽,你當初為什么不讓我快快樂樂地成長?”

  雖然說人生是孩子的,但引導他的卻是父母,這不得不令我憂慮。于是丈夫問了我一個問題,“學習,到底是媽媽想讓我學,還是我自己想學的?”

  很多時候可能是父母代替孩子做了太多的選擇,因為他們走過了各種泥濘,他們只想把康莊大道指引給孩子?墒亲鲞x擇的終究應該是孩子自己,他們沒有經(jīng)過歷練,沒有生活的閱歷,他們沒有嘗試過泥濘的小路是何種滋味,又如何能體會到平坦大路的來之不易?即便是父母強行將他們領(lǐng)到大道上,他們也會貪戀那曲折蜿蜒的小路??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何況彎彎曲曲的小路的風景未必不如那柏油馬路精彩。

  我的寶寶不一定是個天才,甚至不一定很優(yōu)秀,他可能很平凡,可能很普通,或許他根本就不需要那些過人的才能,但是如果他能擁有一顆善良的心、一種良好的習慣、一個受人喜歡的性格,他又如何會走向失敗呢?習慣和性格,才是我所能給予他的最大的財富。

  因此我和丈夫約定暫時不去刻意地、過多地開發(fā)孩子的智力,一切都順其自然。但是如果寶寶的智力確實超出我們預料,或是他對智力開發(fā)很感興趣,我們就盡全力去滿足他。

  海洋媽媽的經(jīng)驗分享

  每一個孩子的天性都是不一樣的,大多數(shù)媽媽也都知道要根據(jù)孩子的天性進行教養(yǎng),可是寶寶還如此小,天性該如何判斷呢?

  我曾看過一份資料,美國有專家總結(jié)了幾個可觀察的方面:平日的活動量、生活的規(guī)律性、適應能力的強弱、孩子的趨避性、對外界的敏感度、反應強度的大小、注意力是否集中、喜歡哭或笑、堅持度是否過高。

  其中趨避性和反應強度可能比較難理解。前者是指孩子對新事物的態(tài)度是主動還是回避,例如突然出現(xiàn)的陌生人,笑臉相迎和恐懼害怕是不同天性的體現(xiàn)。而反應強度則是孩子情緒上的反應,例如哭聲很大就是強度過大的表現(xiàn),這類型的寶寶天性可能比較希望吸引他人的關(guān)注。還有堅持度也是一個很微妙的細節(jié),如果孩子對某件事或東西顯得“鍥而不舍”,先不要高興,這可能是天性中的固執(zhí),如果一直任由他保持堅持度過高的狀態(tài),長大后很可能會在做事上不夠靈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055503.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