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用“先觀察”的方法來教育孩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用“先觀察”的方法來教育孩一位名叫韋恩•丹尼斯的心理學家研究了黎巴嫩孤兒院的孩子。他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錐天躺在小床上,無人理睬,也沒有人和他們說話。結果,許多孩子一歲時還不能坐起來,到四歲時還不會走,他們的智力側驗得分非常低,平均只有53分(正常孩子平均100分)。丹尼斯還追蹤了被領養(yǎng)的一些孩子,發(fā)現(xiàn),一歲以前被正常家庭領養(yǎng)的,經過若干年的教育后,智力可以勉強達到同齡兒童的平均水平.但六歲以后被領養(yǎng)的孩子,智力很難達到正常水平。

即使一歲以內的嬰兒,在主觀能力方而也存在差異,比如美國幾位兒童心理病理學家追蹤研究了生活在貧困環(huán)境里的一些美國兒童,他們從這些孩子兩歲時測驗了他們對毋親的依戀程度,對周圍世界的探索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發(fā)現(xiàn),雖然這些孩子同樣生活在貧困家庭中,也他們的適應能力卻差別很大,一些孩子適應能力強.另一些孩子適應能力差。后來,研究人員一直追蹤到這些孩子上小學,并且再次測驗了他們的智力、情緒和社會交往能力,結果發(fā)現(xiàn),兩歲時適應能力強的那組孩子,在小學四年級時的綜合心理測驗平均得分為260分,而早期適應能力差的那組孩子平均只得110分。這項研究也強有力地說明.早期經驗對后期的心理發(fā)展會產生持久的影響。

對于孩子的早期教育應該如何把握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承認大人與孩子不同,然后從這樣的認識出發(fā)對孩子施以切實可行的教育與幫助。蒙臺梭利教學法.雖然來自外國,所依據(jù)的教學觀卻是一個迄今不變的原理。它重視孩子的童年階段,更以“先觀察”的科學方法人手教育孩子:

1.從觀察中發(fā)現(xiàn)孩子生命的真正需要.再針對這些成長的需要,設計出適合孩子需要的環(huán)境。

2.根據(jù)有效的科學程序,研究出可行、易做的教育方法。

3.并且進一步地配合科學程序,研究出可行、易做的教育方法。效而聞名遐邇的“教育材料”—蒙臺梭利教具。孩子在教具的操作中,不但能“玩”的有興趣,“玩’出自己可以開竅的頭腦,自然而然形成有步驟、有次序的做事方法,甚至于孩子可以自己發(fā)現(xiàn)錯誤、改正錯誤。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05797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