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浴可使人體自身制造出維生素D,從而促進鈣的吸收。人的骨骼好比是儲存鈣的銀行。鈣存入骨中及從骨中溶解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維生素D,如果寶寶體內(nèi)缺少維生素D,即使食入再多的鈣,也難免穿腸而過,不能被機體利用。寶寶常曬太陽就可以在紫外線的作用下制作出維生素D,就不愁留不住鈣了。
方式
寶寶日光浴的順序是從下往上進行。開始時從腳腕部照射5分鐘左右,5~6天后照射時間可延長到15分鐘。以后再從膝蓋開始照。適應后,解開尿布讓臀部及腹部暴露在日光下,最后是頸及胸背部。頭面部應避免強烈的日光直接照射,否則會使視神經(jīng)受到損害,需要戴上帽子來遮陽光。
時間
時間以上午6~10時為宜,此時陽光中的紅外線強,紫外線偏弱,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下午4~5時紫外線中的X光束成分多,可以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增強體質(zhì),促進骨骼正常鈣化。需要強調(diào)的是,不管哪個季節(jié),在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尤其是中午到下午4時這段時間,不要長時間曬太陽,因為這個時段陽光中的紫外線最強,會對皮膚造成傷害。每次曬太陽的時間長短隨嬰兒年齡大小而定,要循序漸進。如發(fā)現(xiàn)寶寶皮膚變紅、出汗過多、脈搏加速,應立即回家并給予清涼飲料或淡鹽水,或用溫水給寶寶擦身。也可曬一會兒、到樹陰下休息一會兒。
誤區(qū)
天冷時,有的媽媽帶寶寶曬太陽怕寶寶感冒,給寶寶戴著帽子、手套和口罩,殊不知這樣曬太陽很難達到目的,因為太陽中的紫外線較夏天弱得多,紫外線要透過衣物再到達皮膚就很難。給寶寶曬太陽應根據(jù)當時的氣溫條件,盡可能地暴露皮膚。另外,衣著過厚在陽光下活動容易出汗,出汗后受風易感冒。有的媽媽怕寶寶吹風,常隔著玻璃讓寶寶曬太陽,豈不知紫外線穿透玻璃能力較弱,大部分紫外線阻擋在外,故而降低了陽光的功效。
*曬太陽前別洗澡。曬太陽時不宜空腹,最好不要給寶寶洗澡。因為洗澡時可將人體皮膚中的合成活性維生素D的材料“7-脫氫膽固醇”洗去,減低了促進人體鈣吸收的作用。
*曬太陽的時間不要過長,因為寶寶的皮膚很嬌嫩,長時間及過于強烈的陽光會使皮膚受到損害,出現(xiàn)小皮疹或輕度的曬傷。此時要停止一段時間日光浴,皮疹會自行消退。 *對于皮膚易過敏的寶寶,防止其皮膚過敏的最好辦法就是減少接觸過敏原,因此,外出時要盡量做好防護。以往有過日光性皮炎、季節(jié)性皮炎的寶寶要注意盡量避免曬太陽。
*爸媽在帶有過敏體質(zhì)寶寶曬太陽后,應多給其進食含維生素A的食物及新鮮蔬菜和水果,以維持寶寶皮膚的正常功能。對一些可誘發(fā)皮炎的光感性食物如油菜、菠菜、萵苣、無花果等,家長應盡量少給或不給寶寶吃。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059600.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