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今年在美國上小學四年級了,學校規(guī)定學生在這一學年可以選學一種樂器。
之所以從四年級才開始學,我想是因為學習樂譜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有課的時候孩子得背琴到學校,這些都需要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而且,這個時候孩子也有能力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了!這一點不像在國內,很多家長在孩子四五歲甚至更早的時候就開始幫孩子物色樂器、報興趣班。
開學伊始,美國的音樂老師就會領著學生們到音樂教室,放相關的曲子給大家聽,讓孩子們親身體驗小提琴、雙簧管、薩克斯管、架子鼓、長笛等等,然后孩子們隨便試,吹拉彈打,最后自己決定要學什么,沒有興趣就不用學,女兒班里只有1/3的人決定學習樂器。
女兒決定學“Viola”,即中提琴。中提琴在樂隊中用于伴奏,不像小提琴可以獨奏、在樂隊中的位置舉足輕重。我覺得女兒傻,樂器選得不好。如果在國內,我肯定當場就把這番話說出來了,可現在經過美國文化的熏陶,知道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只有把滿心的不如意憋到肚子里。
我們到琴行里去租琴,店員拿一個“小提琴”,說成年人的演奏用琴,中提琴比小提琴略大,小孩用琴,兩種樂器的尺寸完全一樣,琴弦也只差出一根而已。
老公想起孩子的姑姑從小學小提琴,有一整套琴。姑姑很快寄來了琴。要把小提琴變成中提琴并不是只換掉那一根不一樣的弦,而是所有的琴弦都要挪位,連買帶換整套琴弦要花100多美金。我看著女兒,心想:真是的,你學小提琴不好嗎?又省錢又省事又有前途。
問她為什么不選小提琴,女兒把頭率性地一擺:“我不喜歡小提琴的聲音,太高了,中提琴的聲音正好。”奇怪,我平時說話她經常是聽不到的,怎么突然耳朵變得這么敏感了?我一直在做思想斗爭,要不要說服她改學小提琴?后來想明白了,是她在學琴,這是她的選擇,作為父母,只有尊重一途。最終我三緘其口,花錢將琴弦換掉。因為是自己選的,她練琴根本不用督促,家里經常響起殺雞殺鴨般的聲音,慢慢地也能聽出調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06072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