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焦慮在寶寶不同年齡段的表現(xiàn)
0-3個月的寶寶
處于沒有差異的依戀發(fā)展階段,只要身體舒服,就不會產(chǎn)生分離焦慮。
3-6個月的寶寶
處于有差別的依戀發(fā)展階段,他可以區(qū)分熟人和生人,并對不熟悉的面孔有所拒絕,但對那些似曾相識的熟人他都接受,只要與幼兒園老師熟習幾天,他就會很快就把她納入熟人圈內,爸媽走了也不會產(chǎn)生明顯的分離焦慮。
6-24個月的寶寶
處于依戀關系單一化階段,并在24個月到達高峰,即寶貝在熟人圈里開始尋找跟自己關系最近的人,并對他產(chǎn)生強烈的依戀,此年齡段的寶貝對陌生的幼兒園老師非常排斥,他的分離焦慮最厲害。
24-36個月的寶寶
寶貝開始有能力把依戀對象伙伴化,能夠容忍與媽咪暫時的分離,如果告訴他,他能明白媽咪走了還會回來。但焦慮情緒仍比較嚴重。
36個月以后的寶寶
寶貝對分離現(xiàn)象的正確判斷和適應能力都有所增強,他們上幼兒園的分離之痛要輕一些。
影響寶寶分離焦慮的因素
1、對兒童的過分呵護、嬌慣溺愛,使兒童依賴性增強,獨立性差,生活技能缺失,自理能力差,一旦要走出家門離開父母親人,便不知如何應對,這是產(chǎn)生兒童分離焦慮癥的主要原因。
2、朋友多的孩子,分離焦慮較輕。
在大家庭長大的寶寶,日常接觸的人多,容易產(chǎn)生對別人的信任,依戀的對象廣泛,分離焦慮較輕。反之,在小家庭長大的孩子,如果親友走動少,每天只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和外界接觸少,容易認生,對爸爸媽媽往往產(chǎn)生強烈的依戀。
3、性格開朗的孩子,分離焦慮輕。
平時活潑開朗、樂呵呵的孩子,和爸爸媽媽分手時,也不免大哭幾聲,但很快就會適應;性格內向、獨立性較差的孩子,一般焦慮較嚴重,注意力難以分散,焦慮持續(xù)時間較長。
新照料人和寶寶關系親密,孩子容易適應分離。如果寶寶是在寶寶媽媽爺爺奶奶的共同照料下成長,媽媽上班后,寶貝由爺爺奶奶共同照料,孩子很容易適應。如果寶寶一直是爸爸媽媽自己帶,媽媽上班了,將寶寶托付給陌生人(如保姆)照料,孩子往往容易產(chǎn)生嚴重的分離焦慮。
家長對待寶寶分離焦慮的辦法
1、降低親子依戀強度
因為孩子將父母作為自己安全的港灣,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父母來完成,所以在父母離開時便會產(chǎn)生這種分離焦慮,因而降低親子依戀程度,是首先要考慮的事情。在生活中要適當?shù)胤攀,讓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使其感受到成就感,知道自己能獨立完成,自己是可以的?/p>
2、積極的引導
在孩子入園之前要讓孩子知道幼兒園是個有趣的地方,家長可以不斷地跟寶寶說:老師像媽媽一樣地愛你,老師就像是你的朋友,你有什么不高興的事,都可以和老師說等等。首先要讓寶寶在心理上不排斥老師,這樣老師才可以接近寶寶并加以引導。同時放低對老師的排斥心理。有很多小伙伴在一起玩游戲,老師阿姨還會和大家一起做很多有意義的活動,可以學本領,也可以玩游戲,使孩子對幼兒園留下一個好印象,并且產(chǎn)生向往與期待。
3、形成新的依戀關系
分離焦慮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戀的人,出現(xiàn)了不安全感。要讓孩子不產(chǎn)生焦慮,適應父母不在場的環(huán)境,就要讓孩子與老師建立新的依戀關系。家長平時要對孩子多夸獎老師的和氣、漂亮;告訴孩子老師會講很多故事,會唱歌,會帶你們做游戲;在送孩子入園和接孩子回家時,可以刻意的在孩子面前與老師友好的交流,讓孩子覺得老師是爸爸媽媽的好朋友。每天入園的時候,在家里就應該說好,媽媽送到教室就會去上班,并且實際上也堅持這樣做,不要表現(xiàn)出不舍,否則聰明的寶寶一看到你的不舍,馬上就會以哭來要挾你。
回到家里,爸媽要問一問寶寶在幼兒園是怎么玩的,不要帶任何的暗示,就讓寶寶憑自己的理解和表達敘述出來,爸媽再以很夸張和驚訝的表情說:幼兒園這么好玩,有那么多小朋友和玩具,還有老師愛你們、和你們做游戲,媽媽都想上幼兒園了。這樣就可以激發(fā)寶寶上幼兒園的興趣。
4、注意孩子生活技能的培養(yǎng)
焦慮的產(chǎn)生有時還因為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在幼兒園需要自己動手的事情不會做。婷婷的哭鬧就與生活技能的缺乏有關系,尤其是在吃飯和睡覺的時候,自然也就想起媽媽了。所以在孩子入園前,家長應該給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導,如要求他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飯,不能在吃飯時隨意走動等。指導孩子試著在大小便后自己脫、提褲子。自己洗手,自己睡覺,認識自己的物品等等。家長在指導時不要心急,因為你越著急,孩子就越緊張,越怕上幼兒園。
5、增強幼兒園的吸引力
家長來接孩子時,不要接了孩子馬上就回家。幼兒園一般允許家長陪幼兒在戶外活動場地的活動器械上玩一會兒,但要注意安全。當孩子玩得高興時,家長要表示應該結束了,并答應他明天再來玩。這樣,幼兒可能會“懷念”在幼兒園玩耍的情景,明天有了到幼兒園更強的動力。
在日常生活中,情商專家建議:
和寶寶玩躲貓貓的游戲
這個簡單的游戲會讓孩子知道:東西(包括你)走了以后還會回來的。
要讓孩子在思想上對分離有所準備
告訴你的孩子你會離開一點時間,并給予保證在說好的時間里回到寶寶身邊。也可以說我知道我走后你會很乖的,自己可以做什么,使他有個心理準備,知道該怎么辦。如果你不告而別會使他吃驚,并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事,會產(chǎn)生恐懼……并會擔心你也會再次突然消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06173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