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天生的急性子,兒子超出了預產期9天,吃不香睡不好,最終跑到婦產科做了剖腹產讓睡的正香的小俠手足無措的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老公,天生的慢性子,小俠發(fā)燒燒到了39℃多,我在電話里哭了個稀里嘩啦,他慢條斯理的讓我繼續(xù)觀察。兩個個性迥異的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自然避免不了勺子碰鍋沿。而我們爭吵慪氣的焦點就是小俠,關于他的健康啦,他的教育啦,他的個性養(yǎng)成啦,幾番爭斗下來,最終是誰有理誰勝。而每次這理兒,可不固定。
從兒子開始學數(shù)數(shù)兒唱歌兒認字兒開始,我倆的爭執(zhí)就時時來報道。因為急,我總是希望孩子全神貫注學知識,忽略了小俠好動的特點,一不如意,就會大聲呵斥。老公此時往往會站在兒子一邊,批評我教育態(tài)度不端正。不端正是吧?好,我撤你做!結果,人家對孩子絕對的認真負責。從網(wǎng)上下載了繞口令、悟空識字、flash音樂動畫、數(shù)學歌謠、快樂想象識字法等,先激發(fā)兒子的學習興趣,然后陪著孩子邊學邊玩,用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并重的方式讓孩子覺得學文化是一件快樂的事。小俠就這樣增了知識長了見識。而孩子的進步也讓我警醒,再對待孩子的教育,也應該循序漸進按規(guī)律辦事!
有一段日子,兒子的小嘴變成“噴壺”,天天往外吐吐沫,惡心死人!我一見,火了!先是警告,然后動粗,小俠前面哭得哇哇的,后面再度上演連續(xù)劇。急性子沒轍了,“幸災樂禍”的慢性子上場,他先是很嚴肅的看著兒子,看得小家伙渾身不自在,然后慢條斯理的跟兒子講道理。不聽,冷處理,晾著他!曾經把“噴壺”當成好玩好笑游戲的小俠因為無人關注這一“特長”覺著好無趣。÷匕堰@個毛病忘了。呵呵!看來,多管齊下,對付惡習,在實踐中尋找妙招是解決問題的鑰匙!
當然,急性子老媽和慢性子老爹的斗智斗勇都是圍繞著孩子的成長展開的,都是小故事,更是小紛爭。有所不同的是,急性子老媽面對問題立馬沖上去,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缺乏經驗與科學理論指導的做法最終會失敗。慢性子老爸雖然在一次又一次的交鋒中成功,卻也是勝在了深謀遠慮淡定從容。真正PK起來,老媽急,是愛子心切;老爸慢,是本性使然。比起愛的情深意重,還是老媽小勝! 川之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06514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