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句俗語道出中國家長渴望子女成才的強烈心愿。在如今以考分衡量教育成果的社會氛圍中,家長教育孩子往往單純向分數(shù)看齊,忽視對孩子人格的培養(yǎng)!耙氤刹,首先成人”,著名家庭教育專家閔樂夫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
閔樂夫把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分成了四塊:教孩子做人、提高學習能力、鍛煉生活能力、培養(yǎng)習慣。而教孩子做人被他放在了家庭教育的首位。培養(yǎng)孩子成人,首先要教孩子學會做人。教孩子做一個什么樣的人呢?閔樂夫認為,家長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有愛心、講誠信、有責任心和愛學習的人。
有愛心是做人的基礎。一個有愛心的人,懂得愛父母,同時懂得愛他人,這樣孩子才會得到別人的愛。“比如只有一個橘子,家長不要全給孩子,要讓孩子分開它與別人共享,這樣才不會助長孩子的自私心理。”閔樂夫說,愛心是一種無私的情懷,它是一種美德,更是與人和睦相處的基礎。
講誠信,對于孩子來說就是要誠實,不撒謊。家長對孩子的誠信教育不能大意,要抓住孩子的第一次撒謊!氨热绲谝淮瓮的眉依锏腻X,第一次偷改分數(shù)等,一旦發(fā)現(xiàn),一定要關起門來教育孩子,讓孩子承認錯誤。”他說,這就像一棵小樹在歪枝剛萌芽時糾正很容易,一旦長成粗干改起來就難了。
責任心是人的一項重要素質(zhì),是每個優(yōu)秀的人必須擁有的,F(xiàn)在有些父母不太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當孩子遇到事情,父母總想替孩子完成,希望能為孩子留出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凹议L可以每天給孩子安排固定的任務,比如倒垃圾、拿報紙等,讓孩子意識到這些任務是他任何情況下必須完成的。如果孩子某天忘記完成,家長一定要提醒孩子!遍h樂夫說,責任心是孩子做人、成人的基礎,只有有責任心的人,才會認真去做事,做事有始有終。如果負責的精神滲透到孩子的生活中,成為一種習慣,將使孩子終生受益!盎畹嚼,學到老”,當今的社會瞬息萬變,每個人都要隨時隨地學習充電才能適應社會的迅速發(fā)展,家長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愛學習的品質(zhì)。孩子好奇心強,好發(fā)問,這是孩子好學的表現(xiàn),家長一定不要制止孩子發(fā)問,要學會正確引導孩子。當家長不能為孩子解決問題時,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讀書,從書中尋求答案。
閔樂夫認為,家長要想達到教育孩子學會做人的良好效果,一定要言傳身教,以自己的行為影響孩子。家長想讓孩子成為一個有德有才的人,一定要在點滴中培養(yǎng)孩子,在生活中影響孩子;只有讓孩子學會做人,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父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06887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