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養(yǎng)育孩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而一下看三個孩子就更是讓媽媽們恨不得有分身數了,但是只要你能夠合理的利用時間,許多的問題總還是會解決的,以下就讓我們來詳細的看看吧!
當了媽媽以來,每天都很想把閃過腦際的心情與體驗記錄下來,但因為全天候照顧三個孩子實在太忙碌,寫文章要利用“零碎時間”,而處理家務事、自我放松也都要充分利用“零碎時間”。學習利用“零碎時間”,是我不得不接受的挑戰(zhàn)。早教網
我剛離開職場時只有兩個孩子,老大四歲半,老二兩歲半,現在是三個孩子,分別是九歲、七歲、四歲。有人常常問我,這幾年怎么過的?三個孩子年齡這么接近,能照顧好嗎?家里的大小事情真的做得完嗎?有時間和他們每個人獨處嗎?是的,有三個稚兒,事情龐雜,突發(fā)狀況多,真恨不得能有三頭六臂。每當我忙到橫七豎八,便猛然想起以前準備聯考時,有位導師說的話:“時間愈用愈多,愈不用就愈難用;時間愈少就愈會用,時間愈多就愈會浪費!
這幾句話給我很大的激勵,我想,現在這個時期不正是對一個人“時間管理”最扎實的訓練嗎?我想很多媽媽都和我一樣,時間不夠用,哪容許我們浪費一分一秒?所以每天必定會花點心思推敲每件事的輕重緩急,然后決定處理的先后順序,還要計算處理每件事情必須花費的時間,將我們的時間“掐”緊,妥善分配給每個孩子及堆積如山的家務事,連上街購物都要想清楚路線,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快速將東西買齊。
三角形吃飯法
我的老公朝九晚十一,通常無法回家與我們共進晚餐,所以晚餐時間就由我來和孩子們奮戰(zhàn)。因為要填飽自己的肚子,又要喂飽三個蘿卜頭,我稱晚餐為“三角形吃飯法”。就是我先用“手”喂老三吃一口飯,然后用“嘴巴”督促老大、老二專心用餐,自己再快快扒一口飯,這樣一回合剛好是一個“三角形”。
老三開始學習吃飯時,如果等他咽下一口飯而不做其他的事,我可能要發(fā)呆半晌,對于分秒必爭的媽媽來說,這種“等待”似乎太過奢侈。為了節(jié)省時間,在等老三咀嚼的“空檔”,我就趕快去洗碗、洗鍋,再回來喂他下一口,對老大、老二則隨時叮嚀。等到孩子們全都用餐完畢,我的廚房清理工作也大功告成,就不用額外挪出時間做廚房善后工作。
讓游戲間當一下媽媽,孩子洗澡我也順便洗
再來是洗澡時間。書房里總堆著空白廢紙、彩色鉛筆,開放式的架子上放著各類玩具;另有一個抽屜擺滿各類小用品,應有盡有,供孩子自由選擇;書架上也放著他們喜歡的繪本和圖畫書。
擁有這樣一個園地,對多子的我來說,真的幫了很大的忙,因為“它”代替了媽媽陪伴的角色,只要是媽媽不得不將焦點放在老三身上,或者忙于家事,老大和老二幾乎都沉浸在此“自我探索”。因此,我趕緊帶著一歲多的老三一同沐浴,一起跳進浴缸。我先“打點我自己”,讓愛玩水的老三盡情享受玩水樂趣,再幫他洗澡;等我起身穿好衣服,他也差不多盡興,然后一把抱起穿衣。
再來,就是老大和老二,把他們一起丟到浴缸。老三還在學步兒的恐怖年齡,我絕對不敢掉以輕心,從未讓他離開我的視線,所以我拿了一些瓶瓶罐罐,讓他留在浴室旁玩耍,直到我?guī)蛢蓚哥哥洗好,F在老大、老二已經能自己洗澡,當然也不用再這么辛苦了!
做飯時間:前置作業(yè)先完成
老三還是學步兒的時候,常會跌跌撞撞,我因為傍晚要在廚房烹調,無法緊盯,所以都盡量將“前置工作”先做好。通常前一天晚上我就會先思考第二天的配菜,并在孩子入睡后,先將要解凍的肉品放到冷藏室,并且想好有哪些前置作業(yè)要進行。隔天早上老大、老二都去上學了,只剩下老三和我,所以大部分的前置作業(yè)就利用這個時段進行。例如洗菜、切菜、腌肉等,如果要燉湯、熬骨頭、鹵肉,也必須在上午就先進行。
因為很少出去吃飯,就像以前我的媽媽一樣,做飯做菜就成為我一天工作的重頭戲。其實真正下鍋炒菜快得很,通常半小時內可以統(tǒng)統(tǒng)解決。真正花時間的是決定菜色和煩瑣的前置工作及善后工作,而這些費時的工作就要巧妙地從零碎時間中“掐”出來。當然,通常我只煮三道菜和一道湯。而要快速完成烹飪工作,還要思考烹調方法,如果都用“炒”或“煎”,還真是費時又費事。所以,通常我菜單里的一道菜必定改用“蒸”或“鹵”,甚至用“烤”。這樣在蒸或鹵的同時,就可進行其他道“炒”菜工作,所以真正下“鍋”的時間極少。
電視:最后的法寶
為什么我要將傍晚烹飪的時間盡量縮短呢?因為傍晚三個蘿卜頭全部到齊,如果我在廚房待太久,變數可就多了,比如搶玩具、吵架、打鬧等等,如果真的到了“天下大亂”的地步,而我又在廚房分不了身,還是有個不得不拿出來的法寶,那就是“電視”這最后的救星。
不過,我從不打開電視頻道,大部分是放DVD(digitalvideodisc的縮寫,數字激光視盤),一方面這些節(jié)目是經過篩選的,很多是寓教于樂的內容;另一方面,沒有演不完、關不了電視的問題,放完了,自然可以關掉,不怕孩子討價還價!只要放一部影片,孩子們在沙發(fā)上乖乖坐好,烹飪這件工作可就輕松多了!不過,這是最后一招,孩子們從未變成黏在電視機前的“電視兒童”!早期教育
午餐熬高湯、煮面、煮水餃
對了!午餐怎么辦?我通常不太費事,因為一天做兩頓飯真是太累了,但又不想吃外面的食物,所以我經常用前一天晚上吃剩的高湯來下面、煮水餃,再加一些青菜,這樣大人、小孩、學步兒都適用。另外,我通常一星期會熬一鍋大骨湯,以小盒分裝放進冷凍庫,如果前一天沒有高湯,就把大骨湯解凍,煮面、煮粥、煮水餃,簡單、快速、省錢又營養(yǎng)!
總結:孩子多了熱鬧,但是對于其養(yǎng)育成長卻也是個大問題,所以媽媽們要學會合理的分配時間,希望以上的文章可以為家長們提供一些有利的育兒經驗,使得媽媽們都能夠照顧好自己的寶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07844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