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確把握各個月齡的運動指標
愛學習的媽咪都會閱讀大量的書籍報刊,對自己寶貝所處月齡的發(fā)展指標比較關心,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的寶貝在某一方面的運動技能低于書上說的,或者低于同齡的其他寶貝,有的媽咪就會很著急,擔心自己寶貝的發(fā)展落后了。實際上,寶貝的年齡越小,個體差異越大,如果這種差異在3個月以內,媽咪就不要過于著急,因為每個寶貝的身體發(fā)育大綱是先天的,大人不宜揠苗助長。
2,調動寶貝的運動興趣
媽咪有目的地訓練寶貝的運動能力,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要把運動當成單調的技能訓練,像運動員那樣枯燥、嚴肅,這樣會傷害寶貝的積極性。運動鍛煉游戲化才能吸引寶貝的興趣,他才會跟父母積極配合,這一點對低齡寶貝很重要。為此,父母要常常編造一些情境和故事,他才能放松地在游戲中得到鍛煉。
比如跑步,事先在路對面放點玩具,然后父母可以編故事:“你愿意當一只可愛的小白兔嗎?在路的那頭有好多大蘿卜,咱們一起比賽摘蘿卜,看誰先摘到大蘿卜。跑嘍!”邊說“小白兔”、“大蘿卜”邊跟寶貝一起跑,跑到對面再轉回來,寶貝累了就休息一會兒,再玩其他運動游戲。帶寶貝到一些休閑娛樂場合去玩那些大型器械,這也是促進身體運動的好辦法,只是要為寶貝做好周邊的安全保護。
3,合理安排寶貝的運動量
根據(jù)寶貝的年齡和身體素質現(xiàn)狀,選擇合適的運動量。如果運動量太小,身體鍛煉的效果不大;而運動量過大,則身體健康也會受到不良影響。究竟多大的運動量合適,需要媽咪慢慢觀察和計算。最初,媽咪先記錄寶貝運動時間的長短和強度,了解一個基數(shù),慢慢把握寶貝的體能特點,然后在這個基數(shù)之上逐漸延長和加大,獲得一個新記錄之后,再保持一段時間,日后再逐漸延長和加大,這樣就能保證寶貝的運動智能在健康和安全的范圍內不斷進步和發(fā)展。
4,遵守運動智能發(fā)展順序而不要“跳級”
寶貝的運動發(fā)展順序是人類進化的結果,從抬頭、坐、爬、站到走步、跑步、跳躍,其中每一個動作都有其不可逾越的獨特發(fā)展意義。但是只為大人著想并追求商業(yè)利益的一些養(yǎng)育產品,對寶貝產生了消極影響。
比如,學步車的發(fā)明是考慮到寶貝要下地學走路的時候,家長不得不夾著寶貝的腋窩或者從后面用一個寬帶子束著寶貝的腰,才能幫他掌握好平衡學習走路。為此,家長總得彎著腰,岔開腿走路,煞是勞累。這反而使寶貝獨立行走滯后。所以,媽咪訓練寶貝的運動智能不可心急,要遵循運動智能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
5,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寶貝的運動能力
一些運動項目雖然需要專門的時間和場地,但是還有很多運動要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尤其對寶貝來說,運動不僅指身體大肌肉運動,還包括手指等小肌肉運動,小肌肉精細動作最適合在生活中鍛煉。很多生活環(huán)節(jié),大人不要包辦代替,不要怕孩子做不好,放手讓寶貝嘗試,例如讓寶貝逐漸自己拿勺、用筷、端水,吃飯,穿衣、系扣、拉拉鏈,上樓梯,做點小小的家務活,都是鍛煉的好機會。
6,在運動中發(fā)展寶貝的綜合智能
寶貝在運動的時候,如果伴隨兒歌、歌曲和表演,不但提高寶貝的運動興趣,還有助于寶貝對運動的理解,在無意中得到語言和藝術的熏陶,進而在運動中發(fā)展綜合智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07915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