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說來,孩子們都擁有很高的創(chuàng)意性。所以已經(jīng)被一些思維模式所禁錮的成年人,最好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干涉孩子。但是實際上父母們是如何做的呢?大部分的父母會要求孩子們的行為符合自己的標(biāo)準(zhǔn)。
下面的一些事例,是我們收集到的父母對于孩子言行的反應(yīng)。孩子們會問一些奇怪的問題,會做出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舉動,還會產(chǎn)生奇異的想法。在這時候,父母應(yīng)該想一想自己應(yīng)該如何對待孩子的這些行為。千萬不要說出傷害孩子的話,或者作出挫傷孩子心情的行為。因為這都可能折斷孩子創(chuàng)意性思想的幼芽。
1. 別胡說八道了!
“真是讓人擔(dān)心呀,咱們國家有這么多的車。”
爸爸在看報紙的時候這么說,媽媽也點頭表示同意。
“就是啊,咱們國家又沒有石油,這么多的車可怎么辦呢?”
聽了媽媽的話,京美也開始擔(dān)心了。因為如果自己國家沒有石油,想讓這些汽車跑在路上,就要從外國買人家的石油。
但是京美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拍起手來。
“那我們發(fā)明出用水做燃料的汽車不就行了嗎?我長大了要造出喝水的汽車!”
京美的話讓爸爸覺得好笑。
“你就別胡說八道了!”
爸爸說完就又接著看報紙了,但是京美卻想不明白自己胡說八道什么了。
2. 哎呦呦,真不錯!
東憲喜歡玩軍人的游戲。如果爸爸在家,就和爸爸一起玩。但是爸爸每天加班,很晚才回家,所以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他自己一個人玩的。拿著玩具手槍在各個房間里跑來跑去的東憲闖進(jìn)了廚房,拿出一個小鍋扣在自己的腦袋上,感覺自己就像戴上了前不久在電視里看到的帥氣的貝雷帽。
他這樣走了幾步,又返回了廚房,找到了一把盛飯用的勺子,別在自己的腰上。東憲照著鏡子,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名軍人,特別神氣。這時媽媽回來了。
“媽媽,你看我像不像軍人?”
東憲開心地說。但是媽媽已經(jīng)氣得揚起了眉毛。
“哎呦呦,真不錯!不過這樣一來,咱們家也別吃飯了。”
媽媽的話讓東憲很傷心。自己想到的主意被媽媽說的一無是處,真讓人沮喪。
3. 這種事你怎么會做?過來我?guī)湍恪?/p>
恩美和爸爸一起玩。爸爸為了組裝機器人,已經(jīng)忙活了老半天。在一旁看著的恩美覺得沒意思,找來彩紙想折個什么東西。但是折了半天都折不出自己想要的。自己擺弄了好大會兒,只聽見爸爸告訴她:
“小傻瓜,這個應(yīng)該折到后面。”
爸爸的話好像是對的。恩美按照爸爸的話去折,果然是自己想折的東西。恩美又開始折更難的東西,爸爸也繼續(xù)組裝機器人。
恩美看著折紙方法說明,正在入神地折著,媽媽走了進(jìn)來。
“這么難,你怎么能折好?給我。我來給你折。”
媽媽拿過恩美手中的彩紙,刷刷地折起來?戳死习胩煺f明的恩美突然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會做。
4. 沒用的事兒別做。
不管是什么東西,尚勛都喜歡觀察一番。今天,尚勛又觀察起了操場上的螞蟻。螞蟻那么小小的身軀,卻勤奮地搬著那么大的東西,真是神奇的事情。天氣越來越熱,尚勛也毫不在意,還是在入神地看著,臉上都淌下了汗珠。
“我這么一動不動地坐著都這么熱,螞蟻們還在勤勞地干活,它們該有多熱啊?”
尚勛這樣想著,就用火柴棍和紙為螞蟻搭了一座臨時的小房子,還把自己吃的餅干掰碎,撒給螞蟻們。
“哎,尚勛呀!”
媽媽的喊聲讓尚勛嚇了一跳。
“這些沒用的事兒快別干了,還不快進(jìn)屋?趁這個時間你怎么不練練鋼琴?”
聽了媽媽的話,尚勛只好放棄了自己的觀察,回到了屋子里。
5. 這些事兒小孩兒不用知道。
靜恩是個好奇心很強的孩子。她經(jīng)常聽大人們聊天,還喜歡問各種各樣的問題。
“媽媽,為什么姑姑的胸脯那么鼓?”
“為什么爸爸不化妝媽媽卻要化妝?”
“對了,白天月亮去哪兒了?”
父母對孩子的這些問題不勝其煩,總是隨便敷衍了事。
“知道那些東西有什么用?”
但是孩子就是想知道。
“小孩子知道那么多干什么?不知道也沒關(guān)系。”“以后長大了就知道了。”
用孩子還小這個理由來回避孩子的問題是不可取的。孩子會認(rèn)為不管問什么問題媽媽都不告訴我,慢慢就會失去了提問的興趣。
6. 你就不能收拾好?
尚民的媽媽非常愛整潔。哪里沒有整理好,或者不干凈,簡直看不下去。但是尚民卻不是這樣。尚民只玩一件玩具很容易感到無聊。只要媽媽不在旁邊,他就會把玩具都拿出來玩。
但是他每次這樣,媽媽都會很不高興。
“你怎么又把房間弄亂了?你就不能收拾收拾?什么孩子都跟你一樣這么不知道干凈?”
挨了媽媽的罵。尚民只好去收拾房間。因為總是這樣,尚民在家里就不再玩玩具了。“家里什么時候都要保持干凈”,在這樣的觀念下,不僅不能隨心所欲地自由活動,連玩的自由也被剝奪了。既然這樣,當(dāng)初又為什么給孩子買玩具呢?
7. 你為什么總是問這么白癡的問題?
恩京喜歡問問題。
“媽媽,為什么女孩兒沒有小雞雞呢?”
在媽媽聽來,這是很尷尬的問題,但是恩京卻十分好奇。
“因為是女孩兒所以就沒有。”
媽媽這樣,算是回答了,但是恩京還是想不明白。
“為什么男孩兒有,女孩兒就不能有?”
恩京又問了一遍,媽媽發(fā)火了。
“你為什么總是問這么白癡的問題?”
沒詞都是這樣。每次遇到媽媽答不上來的問題,或者是媽媽認(rèn)為幼稚的問題,媽媽都會說恩京的問題白癡。所以現(xiàn)在,恩京即使有了問題,也不再去問媽媽了。誰都不想當(dāng)一個白癡的小孩兒。
8. 這是規(guī)矩,就得這樣做。
賢洙喜歡想新主意,并且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在玩玩具的時候也是這樣。他不愿意按照玩具說明書上的操作方法玩兒,而是用自己的方式。連擲骰子的游戲也是這樣。
如果自己的方法不行,再按照說明書的方法重新做。自己的方法,行得通的時候有,行不通的時候也有。但是賢洙的媽媽卻跟賢洙的想法不一樣。
“你傻不傻?這兒不是寫的有操作方法嗎?你為什么不照著做呢?”
“我先試一試,不行再照著做。”
賢洙的話,媽媽卻連聽也不聽,直接把說明書推給他。
“這就是規(guī)矩,就得這樣做。”
媽媽的話和強迫沒有什么兩樣。賢洙雖然想找到自己的新方法,但是卻被媽媽阻止了。媽媽為什么要干涉孩子的想法呢?
9. 你還小,不行!
秀亨的爸爸圍棋下得非常好。有時候在家里看著電視一個人下,有時候也去小區(qū)里的棋館下棋。從小看爸爸下圍棋長大的秀亨,也想像爸爸一樣下棋。所以,他常常拿出棋子和棋盤,學(xué)著爸爸的樣子擺。
“秀亨呀,你又在玩圍棋呢?別玩了,快過來。”
每次秀亨一個人玩圍棋的時候,爸爸都會發(fā)一些牢騷。
“爸爸,你教教我怎么下圍棋嘛。”
秀亨雖然纏著爸爸,但是爸爸只裝聽不見。
“爸爸,你教教我嘛。”
“你還小,不行!”
爸爸冷冷地說。什么時候秀亨才能長大,跟爸爸學(xué)下圍棋呢?
10. 你的話怎么那么多?讓你說話的時候你再說。
智妍是個喜歡表達(dá)的孩子。所以有什么想法都會跟大人說出來。媽媽讓她去跑腿,她也會想一想媽媽這樣做是不是合理的,然后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
媽媽讓智妍去扔垃圾。她看到飲料瓶和食物垃圾放在一起。
“媽媽,飲料瓶不是要單獨回收的嗎?”
媽媽聽她這樣說,有些不耐煩。
“我讓你去干點兒活你怎么那么多話?讓你說話的時候你再說。”
智妍不理解媽媽的話。如果媽媽再這樣的話,智妍很可能就不再跟媽媽說出自己的意見了。
11. 女孩兒要有女孩兒的樣子。
“爸爸,啪!”
圣慧拿著玩具手槍,對著剛剛下班的爸爸“開槍”。嚇了一跳的爸爸這樣對媽媽說。
“她媽,圣慧這樣可是不行啊,小女孩兒家的,天天拿著槍玩!”
爸爸的聲音帶著點兒火氣。媽媽走過去,奪下了圣慧的槍。
“圣慧!跟你說過多少次了?槍啦什么的都是男孩子才玩的,你怎么就是不聽?”
媽媽一邊這樣說,一邊塞給圣慧一個玩具娃娃。
“以后玩這個。女孩兒就要有個女孩兒的樣子。”
圣慧雖然接過了娃娃,心里卻很不高興。
“我才不喜歡玩娃娃。”
她趁媽媽沒看見,把娃娃扔到了一邊。
12. 別多管,干你該干的事!
恩注對大人之間的事情非常好奇。有一天,媽媽接完一個電話后,非常生氣。
“媽媽,是誰的電話呀?”
“姨媽的。”
“姨媽為什么對媽媽發(fā)火呀?”
“你管那么多干嗎?”
但是恩注還是十分好奇。他看著媽媽的眼色,過了一會兒又問。
“是不是姨媽和上次媽媽介紹給她的那個叔叔分手了?”
一聽這話,媽媽一下子生氣了。
“你小小孩子,大人的事問那么多干嗎?別管那么多,干你自己該干的事!”
恩注只是擔(dān)心姨媽,但是媽媽卻很生氣。那么小的孩子知道什么?讓他知道又有什么用。
13. 你是不是智商有問題呀?
昌浩非常非常喜歡漫畫,尤其喜歡《飛鷹五兄弟》。有一天,媽媽陪他一起做題。
“2加3等于幾?”
媽媽問了他一個問題,昌浩想了一會兒,得意洋洋地大聲對媽媽說:
“1!”
媽媽氣得都說不出話了。剛剛教過他加法,他卻得出這樣的答案。媽媽覺得昌浩這孩子簡直有些可惡。
“昌浩呀,你再想一想,媽媽不是剛剛教過你嗎?”
“媽媽,答案就是1呀,因為……”
昌浩剛想解釋,媽媽就打斷了他的話。
“你是不是智商有問題呀?”
昌浩非常傷心。他想到的是2號飛機和3號飛機合在一起。
“2+3=5,這么簡單的題居然都不會。”
但是昌浩卻沒有說話。他覺得媽媽不聽自己的解釋太讓他傷心了。
14. 你這么做,長大了到底想干什么?
大部分孩子都不喜歡做作業(yè)。小學(xué)三年級的上奇也一樣。
“上奇呀,你的作業(yè)都做完了嗎?”
媽媽問正在看動畫片的上奇。上奇于是偷偷地溜回房間了。做著討厭的作業(yè),上奇突然有了一個主意。他飛快地跑向媽媽。
“媽媽,我長大了要做一個發(fā)明家。”
“你想發(fā)明什么呀?”
“我要發(fā)明一種機器人。把題目告訴它,它就會自動幫助小朋友寫作業(yè)。真不知道現(xiàn)在的發(fā)明家都在干什么,也不發(fā)明這樣的機器人。”
媽媽聽了上奇的話,一陣心寒。
“你就這么討厭做作業(yè)嗎?你長大了到底想干什么?”
上奇也覺得自己讓媽媽失望了。
“我長大了到底要干什么?真是苦悶。”
15. 現(xiàn)在不是干這個的時候。
春節(jié)到了,電視里播放著放風(fēng)箏的場景。中間有孔的風(fēng)箏,像魚一樣的風(fēng)箏,月牙形的風(fēng)箏等等,數(shù)不清的風(fēng)箏在天上飛,場面真是壯觀。
“在爸爸小時候,風(fēng)箏都是自己做的。”爸爸說。
鎮(zhèn)浩點點頭。鎮(zhèn)浩在商店里買過風(fēng)箏。但是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做。
“爸爸,我們一起做一個風(fēng)箏吧。我們自己做的風(fēng)箏,放起來一定很好玩。”
但是爸爸卻不感興趣。他看了一眼鎮(zhèn)浩,說道:
“現(xiàn)在是做風(fēng)箏的時候嗎?現(xiàn)在你的同學(xué)都在背單詞呢。你呀你……”
聽了爸爸的話,鎮(zhèn)浩不做聲了?粗娨暲锏娘L(fēng)箏,他覺得好難過。
16. 這就是你干的事!
鎮(zhèn)國房間里的表走得很準(zhǔn),但是鬧鈴卻不響,所以鎮(zhèn)國每天都要被媽媽罵起床起得晚。鎮(zhèn)國想修好鬧鐘,就把表給拆了。鐘表的構(gòu)造看似簡單,但是以鎮(zhèn)國的水平,還是修不好,最后連指針也不會走了。本來想修好表,結(jié)果卻更糟了。
鎮(zhèn)國只好告訴媽媽。
“我把表給弄壞了。”鎮(zhèn)國用蚊子哼哼的聲音說道。
媽媽一聽就生氣了。
“我就知道是這樣,這就是你干的事!”
從那以后,鎮(zhèn)國再也不去修理什么東西了。修不好還弄得更糟,這是多么丟人的事啊。
17. 天是什么顏色就涂什么顏色。
“媽媽,這是我畫的畫。”
善英驕傲的把自己畫的畫拿給媽媽看。媽媽高興地接過來。
“咦?善英呀,你怎么這么畫呢?”
“怎么了,媽媽?”
“寶貝,天空怎么能涂成紅色呢?快把彩筆拿來。”
媽媽拿出了藍(lán)色的彩筆。
“給,這個顏色才是天空的顏色嘛,重新涂上看一看。”
但是善英卻不愿意重新畫。
“重新畫,重新畫了媽媽給你買好吃的。”
為了好吃的,善英重新涂了天空的顏色,但是她的心里卻并不樂意。因為她所畫的天空,是鋪滿晚霞的天空。她覺得自己畫了一幅假畫。
18. 你到底像誰,怎么凈干這種事?
“媽媽,給我買一雙溜冰鞋吧。”
小學(xué)二年級的在燮特別想要一雙溜冰鞋。看到其他孩子們穿著溜冰鞋從他身邊滑過,他羨慕不已。但是媽媽卻堅決不同意。
“不可能。你又不是不知道滑旱冰有多危險。”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危險。但是在燮的心里還是放不下這雙鞋。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家里的儲藏室有一副滑輪,可以把它們綁在運動鞋上。終于有一天,機會來了。
運動鞋的下面有防滑的鞋釘,雖然綁上了滑輪,也不像溜冰鞋的樣子。不過應(yīng)該可以滑,在燮這樣想。
但是結(jié)果卻失敗了,連運動鞋也弄壞了。知道了事情經(jīng)過的媽媽說了這樣一句話。
“你到底像誰,怎么凈干這種事?”
媽媽完全沒有考慮到孩子其實已經(jīng)懂得了滑冰鞋的原理。
19. 理所當(dāng)然的事,你咋呼什么呢!
恩彩喜歡畫畫。剛剛還在自己房間畫畫的恩彩突然很急地跑到廚房喊媽媽。
“媽媽,快來看看這個呀。”
恩彩的口氣,好像發(fā)現(xiàn)了什么了不起的事。
“什么事啊?”
“我把朱黃色和灰色調(diào)在一起,竟然成了杏黃色?炜囱,我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顏色。”
但是媽媽的表情卻很冷漠。
“這是理所當(dāng)然的事,你咋呼什么呢!你難道現(xiàn)在才知道這種事嗎?”
以為自己有了偉大發(fā)現(xiàn)的恩彩一下子泄氣了。原來別人都知道的事,只有自己不知道。恩彩覺得自己像個傻瓜。
20. 就算做了也肯定做不成。
基源正在和媽媽一起搭積木。媽媽能用積木搭出各種各樣的造型。但是看多了媽媽的作品,基源也覺得沒意思了。
趁著媽媽去接電話的空,基源自己想辦法建造新的模型。他想造一個特別帥氣的給媽媽看,讓媽媽大吃一驚。但是一小會兒的時間搭建一個新東西畢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基源呀,你在干什么呢?”
媽媽不知什么時候已經(jīng)站在了基源的身后。
“我想造一個很恐怖的恐龍。”
聽了這話,媽媽搖了搖頭。
“什么?你想造一個恐龍?就用這些積木還想造一個恐龍?你就算做了也肯定做不成,那還做它干嗎?”
然后媽媽又轉(zhuǎn)變話題,和基源的想法完全不一樣。
“來,讓媽媽給你搭一座好看的房子吧。”
媽媽又開始搭那座同樣的房子了。基源覺得真是沒有意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085651.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