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好孩子聽話, 還是聽理?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不同的“最重要”。當你為人父母后,教育好孩子就是你所有事情中的“最重要”!

  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學(xué)習(xí)、觀察、思考、實踐,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做到先知先覺。醒在眼下,行在眼下,贏在未來!追求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就是用更豐富的手段,瞄準更多維的目標,更深入地融入生活,培養(yǎng)孩子的心、智、體全面發(fā)展。

  管是為了不管,教是為了不教,我們現(xiàn)在教育孩子,是為了將來的不管和不教。

  好孩子聽話, 還是聽理

  中國人教育孩子時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就是: “聽話, 好孩子。”學(xué)校和家庭有太多的“聽話就是好”!奥犜挕焙汀昂煤⒆印苯Y(jié)合得如此緊密, 好像天生一體。但聽話的孩子真的就是“好孩子”嗎?

  保證孩子聽你的話就一定會好嗎?如果你自己都不是很成功、幸福, 你要孩子聽你的, 他怎么超越你?即使你過去可能正確, 你怎么保證你的話對孩子的未來一定會好?

  一味要孩子聽話, 首先是一種不尊重,為什么孩子就總得聽大人的, 大人就不要聽孩子的呢?這極不利于建立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一味要孩子聽話, 是在扼殺孩子合理的行為模式,是在從小培養(yǎng)順從“權(quán)威”的“奴隸”。合理的行為要建立在思考、 確信的基礎(chǔ)之上, 如果沒有思考和確信,只知道聽話、 行動, 最后, 人就成了一個服從的機器, 而不是自主的人。

  一味要孩子聽話, 不鼓勵孩子思考,不鼓勵孩子建立自己的思維模式, 使他們沒有自己的思想、 觀點, 久而久之, 就會形成定勢: 在家聽父母的, 在校聽老師的, 在單位聽領(lǐng)導(dǎo)的。這正是目前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現(xiàn)狀,我們喜歡這樣嗎?如果不喜歡, 那就不要像我們從小被教育的那樣再去教育孩子, 不要告訴我們的孩子要一味地“聽話”。

  一味要孩子聽話, 會使孩子沒有問題意識。自己思考才會發(fā)現(xiàn)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一味聽話, 就是大人發(fā)現(xiàn)問題, 大人幫孩子解決問題, 孩子從小會缺少問題意識。

  一味要孩子聽話, 會使孩子沒有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必須自己去想,自己找路子,而不是聽別人的話。并不一定只有搞科研才要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更多的是一種日常行動和思維模式, 在生活中擁有開放思維, 看問題有多個角度, 嘗試更多方法, 這些才是創(chuàng)新思維的真正發(fā)端。中國人大多數(shù)都愿意抱著過去不放,不愿意創(chuàng)新, 更多的是“被動改革”, 這跟我們從小太“聽話”有關(guān)。創(chuàng)新是改革的第一步, 只有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人, 才會主動改革。


  難道我們要鼓勵孩子“不聽話”?不是,我們要更多地將“聽話”的要求從我們的語言中隱去, 要強調(diào)讓孩子“聽道理”, 把我們對孩子的要求藏在道理中講給孩子聽。如果我們給孩子講的要求都是有道理的, 孩子在明白了道理之后,就自然會認同并遵從我們的要求。

  我們并不希望一生中總讓別人的要求來指揮我們,我們真正要聽的是“道理”, 為什么不從小就讓孩子聽道理呢?

  讓孩子聽道理, 首先有利于鍛煉和培養(yǎng)孩子的思考能力。哪怕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要求孩子做一些事、 聽一些話, 都要努力跟他講相關(guān)的道理, 幫他想通。孩子在想道理時, 也是在思考。讓孩子聽道理, 有利于他們形成正確的行為模式, 有利于他們形成問題意識、 創(chuàng)新意識, 有利于建立他們的自尊和自信。

  因此, 我們可以多給孩子講道理,請孩子遵理而行, 如果孩子不認可, 可以請他說出他的道理, 如果他說得有理, 我們就聽他的。這樣, 孩子漸漸地就能學(xué)會獨立思考, 按理

  行事, 建立起自己的價值觀。有了自己的價值觀, 孩子才能自信、 堅定地行動。這遠勝過一味去聽別人的話。人的價值觀非常重要, 因此家長要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慢慢培養(yǎng)。有了自己的價值觀, 人才會有堅定的方向, 行事才會有底氣。

  同時, 我們跟孩子講道理, 也是尊重孩子的表現(xiàn),這背后體現(xiàn)的是平等。這樣也會引導(dǎo)孩子講道理、 謙和、 理解別人, 而這些素質(zhì)是良好人際關(guān)系的基礎(chǔ)。在未來社會,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是非常重要的。

  不講道理、 一味聽話的人, 遇到比他強的就聽別人的話,遇到比他弱的, 就要別人聽他的話, 這都不好。如果遇到強的就低三下四, 遇到弱的就飛揚跋扈,形成這種性格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從小受的教育中有太多的“聽話”。

  關(guān)于“理”, 中國的有些俗語很有意思:有的人“無理鬧三分”, 有的人“得理不饒人”, 有的人“有理讓三分”, 人的境界在“理”上高下有別。總的來說, “有理走遍天下, 無理寸步難行”。

  需要說明的是, 講理不是我們做人做事的最高層次,講理之后, 我們更要講法、 講情, 更要愛別人。要合理、 合情、 合法, 那才是更高的境界。

  因此, 從多方面看, 我們要讓孩子從小就聽道理,而不是聽話, 不要讓孩子從小不講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087120.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