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享受父母疼愛長大的孩子,不但沒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孩子將永遠依賴父母,最終成為自卑的人。家長應該是孩子的支援與資源,而不是令人害怕的法官和批評者。
波波對任何事情都感到無所謂,考試考不好,沒關系,作業(yè)沒做完,無所謂;早上睡晚了,上學遲到也無所謂,老師交代的作業(yè)沒有帶,他也無所謂。似乎所有的事情都與他無關。平常下課打球,他覺得很有趣,但是到了班級比賽,他卻顯得意興闌珊,對于爭取班級榮譽一點都不在乎?偠灾麑θ魏问虑橐恢碧岵黄鹋d趣。
一般來說,這種類型的孩子,屬于缺乏動機的孩子,可能是他平時獲得的鼓勵比較少,所以,家長可以觀察一下他的周圍,是不是有非常優(yōu)秀的兄弟姐妹,以至于大家忽視了他。使他認為不管他怎么做,都不會被別人注意到,所以敷衍了事就好。另一種可能是家人對他的期望很高,處處替他著想、替他安排,而且父母對他的要求也很高,一定要做到家長認為的“好”,才算是成功。
這種類型的小孩一方面被安排慣了,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一方面又經(jīng)常因為成果不夠好而被批評,久而久之,就養(yǎng)成敷衍的態(tài)度。
面對這兩種孩子,家長需要做的就是檢視自己的教養(yǎng)態(tài)度,如果孩子是屬于被忽略的那種類型,請多給他鼓勵,并且關心、關注他的表現(xiàn)。
這里所指的鼓勵與夸獎,并不是毫無目標的夸贊,像是“你畫得好棒哦喔!”、“你寫得真好!”、“哇!你進步好多哦喔!”以上這些都是屬于毫無目標的夸獎,這種夸獎方式,有時候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只是在敷衍。而且,孩子也不知道可以朝哪個方向進步,所以我建議家長在夸獎孩子之前,先仔細看一下孩子的作品或是聽聽孩子的描述,并且多問他問題,像是“我覺得你這樣畫很棒,你怎么會想到這樣畫?”、“這個配色很特別,你是怎么調(diào)出來的?我覺得你這樣配很棒!”、“你會主動去拿湯匙,我覺得你實在太貼心了!”這樣的夸贊方式,比只說漂亮、很棒, 要具體多了。孩子也會覺得真的被鼓勵,而愿意用心表現(xiàn)。
萬一你的孩子屬于后者,那么,請爸媽給他多一些空間,讓他做自己想做的事。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他的想法總是被父母肯定,那他一定會樂于思考,并且創(chuàng)新,因為他可以從中獲得肯定,相反地,如果他提出想法時,總是被身邊的人拒絕,甚至恥笑,那他很快就會喪失自信,甚至變成一個沒有想法的孩子。
家長不應該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孩子需要什么,畢竟,我們比孩子多活了二、三十年,遭遇的經(jīng)驗一定比孩子多,孩子的思考邏輯還沒有像我們這么完整,所以他的思維模式也不可能達到與我們相同的水平。請家長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他可能想要什么?
習慣被安排的孩子,一般來說,沒有自己的想法,因為他不需要思考,假如長輩又習慣對他的表現(xiàn)加以批評,像是“你這樣畫不對,那樣畫會更好”、“這樣彈不好,這個部分要快一點”、“你這樣踢球,球會踢不高,要用這樣的方式來踢”,對于這種類型的孩子,過多的指導無非是雙重打擊,他們的心里會冒出“反正怎么做都不對,那就隨便吧”等負面想法,同樣的事情,如果父母用不一樣的說法,孩子的思考模式會相差很多!
當孩子表現(xiàn)得不如預期,我們可以問問他:“你覺得今天表現(xiàn)得如何?”先聽他自己的說法,然后再把你的想法告訴他。
請爸媽先挑孩子的優(yōu)點描述,說完之后,再具體地針對缺點給他建議。例如 ,孩子考試粗心,漏做了一個大題,父母可以說:“這一次考試,很多困難的題目你都答對了,我覺得你真的很棒,進步很多,但是很可惜的,你不小心漏掉一整個大題,你可以想想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呢?”、“你覺得下一次如何避免同樣的問題發(fā)生呢?”然后再教導孩子寫完考卷要檢查,而交卷之前,必須把整張考卷再看一次等答題原則。以這樣的討論方式,讓孩子知道自己的粗心大意是可以改善的。其他的狀況也是同樣的處理方式,一味的謾罵只會讓孩子厭惡,而利用經(jīng)驗作為機會教育,對孩子來說,才是真正的獲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108888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