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子仁寶貝為什么不安分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智力開發(fā)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生活情景1

2歲的子仁站在我們面前,眼睛一眨也不眨,拇指含在嘴里,是個健康的寶貝,可是轉(zhuǎn)眼他就開始往門外跑了……

在子仁父母看來,子仁記憶力特別的好,很愛說話,一天到晚嘟嘟囔囔說個不停。但是他們覺得寶貝的動作太快了,經(jīng)常讓他們感覺很累,我們小時候都不像子仁這么調(diào)皮,為什么他這樣啊?

生活情景2

當三對父母都圍坐在餐桌前,他們的3個寶貝也都被放進了餐館的兒童專用椅上。很快,子仁就滑下了座椅,在餐桌的下面爬來爬去,一直不停,直到打攪了鄰座的顧客。父母起初說,“下面臟趕緊出來”“你看小姐姐坐得多好”……這對子仁來說顯然沒有作用,他似乎沒有聽見,直到他打攪了其他顧客,父母開始阻止他,“別這樣”,并不斷地把他抱過來,但這并不能讓爬個不停的子仁停下來……

顯然,這個寶貝一點兒也不懂得這樣爬來爬去是讓人不可接受的。于是父母越來越生氣,終于強行地把他抱了出去,子仁大哭起來……此時,父母感覺很沒有面子,處在既尷尬又氣憤的情緒中。

父母們,你們應該了解寶貝的適齡行為

我們每一個成年人都走過自己的童年,但是我們有時仍然感覺自己的寶貝,不像自己小時候那么容易教養(yǎng)。事實上,學習與了解在寶貝在出生后的最初幾年里的發(fā)展狀況,會幫助我們成為有好的教養(yǎng)能力的父母。

埃里克森是20世紀著名一位心理學家,他提出了兒童發(fā)展領(lǐng)域最重要的一種觀點。從出生后的最初2-3年來看,如果成年人不告訴寶貝,他們壓根兒就不明白什么行為是可接受的,什么行為是不可接受的。按照埃里克森的觀點,1歲以后的寶貝,開始形成一種自主性的感覺,開始嘗試按照自己的意圖來行動。作為父母的我們,需要了解寶貝到處去跑、爬上爬下、把卷紙亂扯……既是他在這個階段發(fā)展的一種需求,更是健康成長的一種途徑。

對于子仁來說,首先父母應在他一開始爬時就認真而正面地告訴他,“子仁,不可以!”

并且,在和客人說話的時候,一直保持和寶貝的言語以及身體的溝通,讓他知道父母的關(guān)注,以及他自己也處于這個談話的過程之中。我們知道,這個年齡的寶貝需要到處去走去轉(zhuǎn),所以把他們放在一個地方讓他們安靜地待著,不是這個年齡寶貝可以做到的行為。如果父母一味要求,會對寶貝形成良好的行為帶來阻礙。

另外,父母的發(fā)火,是由于感覺到?jīng)]有面子而憤怒,如果寶貝是在家里爬來爬去,父母未必會去管理。因此,作為父母,我們需要清楚地感受,是寶貝行為的問題,還是由于寶貝的行為引發(fā)的情緒,使我們不能好好地控制自己,而使得我們失去了正確教育寶貝的機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zaojiao/1092558.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