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好奇心強,有時他們也沒有途徑去滿足好奇心,便只好拿不明白的事去問父母。而父母們往往覺得他們只是在沒事找事,問的問題實在多而無聊,甚至可笑。有時,大人又因為工作忙或者孩子的問題實在難以回答,便應付說“現(xiàn)在忙,過一會再說”或者“你自己想吧”。有時大人實在惱了,沒好氣地說:“你問我,我問誰去?”
做父母的可以想想這個問題:
如果在一個咨詢臺詢問一件什么事,但是對方只是隨便敷衍幾句來搪塞你,你會是什么心情?如果每次都碰到這樣的事呢?你又會怎么想?估計你除了氣憤,多碰壁幾次后,再也不會去咨詢什么事了。那么,由己及人,也來想想孩子們吧。
這樣的態(tài)度,首先,會嚴重打擊孩子的好奇心。如果經(jīng)常這樣,孩子會逐漸變得對身邊的事物失去興趣,也失去了思考的機會,大腦會趨向于遲鈍。其次,會影響父母與孩子的親密關系,因為孩子會覺得父母根本就不關心自己。
奉勸家長,要“孩子優(yōu)先”。無論多忙,無論孩子的問題多么可笑,多么難以回答,都要認真地對待。這樣,不僅使孩子的求知好奇心自然地得到發(fā)展,也能確立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協(xié)調(diào)關系的基礎。
無論如何,要給孩子一個答復
孩子的心理沒有那么復雜,有時提出一個問題來,卻讓父母難以回答。這個時候怎么辦呢?
有的家長正在煩心,孩子一問,便沒好氣地說:“小孩子問那么多干什么,玩你的去!”或者說:“這不是你要知道的事!”他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態(tài)度。畢竟,大人之間的糾葛,跟孩子說了無益,何況還講不明白。
但是,一定非要用這樣的話來把孩子的問題頂回去不可嗎?就沒有別的更好的方式?
有的孩子天性敏感,內(nèi)心脆弱,好不容易有了興趣問問父母,卻碰了一鼻子灰,他的心里該是多么難受。而且很可能在潛意識中害怕再次受到傷害,而再也不問父母問題,甚至疏遠父母。這樣的次數(shù)多了,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會不斷淡化,交流與溝通的和諧關系被破壞。長久下去,孩子的心只會離父母越來越遠。
聰明的父母,應該學會接納孩子以及他的問題。即便是很難回答的問題,也要對其提問表示出關心,并明白地告訴他,“你等你長大了自然會明白”或者“這個問題太復雜了,等明天媽媽弄清楚了,再告訴你好嗎?”當然了,你說到就要做到,不能敷衍孩子。
也許孩子提問并不一定就是要一個準確的答案。他們的快樂有時在提問這個過程,而不是答案本身。所以,父母對孩子提問有個交代,孩子心理上就獲得了被接納被重視的滿足感,他的好奇心及對父母的信賴會慢慢地發(fā)展起來。
但是,父母千萬不要隨便給孩子一個答案。尤其是一些涉及科學知識的問題,一定要自己弄清楚了再告訴孩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109257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