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為您的孩子設立合理的限制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限制,是父母為孩子設立的特殊的期望,也是孩子行為的準則。父母為孩子設立合理的限制,恰恰表明了對孩子的關(guān)心和愛。設立限制就是要告訴孩子,“我很關(guān)心你;我希望你是安全的;我希望你能成為一個體貼的人;通過遵守限制,你能學會與他人融洽相處!北热缯f,在外玩耍的時候不要跑到馬路上;進父母房間的時要先敲門;不要在未經(jīng)允許的情況下擅自取用別人的物品……?


  那么,作為父母,您應該對孩子設立一些什么樣的限制呢??


  保護孩子免受身體傷害的限制。例如,告訴您的孩子,不要接近滾燙的爐子,不要獨自到河里游泳,不要擅自使用廚房的刀具等;告訴大孩子,“你可要溫柔地對待小弟弟、小妹妹哦,不要用力拍打他們,因為他們還很小,很容易受傷”……?


  保護他人所有權(quán)的限制。例如,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借用的物品應該及時歸還給物主;使用完的工具要放回原處;不經(jīng)別人的同意不可擅自取用別人的物品等等。?


  保護孩子和他人免受心理傷害的限制。對于一些父母來說,幫助孩子恰當?shù)乇磉_自己的憤怒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有些孩子會以咒罵別人和嘲笑別人的方式來發(fā)泄自己的情感,這對孩子本身和他人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尊重他人的限制。例如,在晚飯之后,父母可以要求孩子到樓下玩耍,讓父母獲得兩人獨處的時間和空間。又如,要求孩子在進入父母的房間之前先敲門,父母進入孩子房間的時候也需征得孩子的同意。尊重這些限制也就意味著尊重他人、體諒他人。?


  當然,設立限制也不是任意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對重要的事情設立限制。事實上,對于孩子來說,有些限制是必需的,例如不能咒罵父母,不能弄壞同伴的玩具,不能從媽媽的錢包里偷錢;有些限制則是可有可無的,例如每天都要把頭發(fā)梳得妥妥貼貼,每時每刻都得把房間整理得干干凈凈。父母如果對瑣碎的事情設立許許多多的規(guī)則,無疑會用過多的要求為孩子制造負擔。?


  2·設立合理的限制。在對所設限制作出評價的時候,父母應該問問自己,孩子能否達到自己對他們所提出的一系列特殊的期望。從孩子的年齡來看,他們能否做到限制所規(guī)定的具內(nèi)容?比如說,禁止孩子在晚上尿濕床就是不合理的,因為孩子不可能在睡眠中有意識地對膀胱加以控制;堅持讓一個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保持房間的整潔,或者在椅子上安安靜靜地坐上一個小時,也是不合理的要求,因為它們已經(jīng)超出了該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


  3·用清晰的、積極的限制來教會孩子自律。清晰的限制能夠告訴孩子,您希望他們?nèi)绾稳プ。一位母親告訴孩子,“這家商店里面有許多玻璃制品,很容易打碎,所以你要小心地走,還要管好自己的小手!币粋孩子聽到媽媽說,“在院子里玩,不要到大街上去玩!”這樣,他就會比聽到媽媽說“不要走出大街”更能理解自己應該在哪里玩。?


  積極的限制可以幫助孩子控制強烈的情緒。當孩子發(fā)怒和出現(xiàn)破壞行為的時候,父母很可能首先會考慮消極的限制。例如,“不準那樣對我說話!”“不許打人!”“不要亂扔東西!”事實上,父母采用一種積極的做法來幫助孩子表達自己的憤怒呢將會產(chǎn)生更好的效果。例如一位父親可以告訴孩子,“當你生氣的時候,可以把你的感覺告訴我,就說‘我在生氣!’!?


  4·修改限制以適應孩子年齡的變化。有些限制是不用改變的,例如要求孩子與他人友好相處的限制,對任何年齡的孩子(無論是8歲還是16歲),都是合理的。然而,其它一些限制,要隨孩子年齡的成長作出相應的改變。例如,“呆在院子里玩!边@條限制,在某一年齡階段是十分合理的,但是在幾年之后就顯得不合時宜了。孩子長大一點之后,可以離開院子,除了能在屋子前面騎自行車,還能探索周圍的社區(qū)。對于父母來說,知道何時對限制做出改變并向孩子作出解釋,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5·讓孩子參與設立某些限制。邀請孩子對限制提出自己的觀點有利于推進孩子自信心的培養(yǎng)和自控能力的發(fā)展。例如,一位母親和她6歲的兒子一起討論并確定了上床睡覺的時間。孩子要在晚上8點上床,但他可以在熄燈之前進行30分鐘的閱讀。這個決定既滿足了孩子在上床睡覺時一種過渡的需要,又滿足了父母設立合理的時間限制的需要。?

  6·幫助孩子理解為何要設立限制。如果孩子能夠理解設立限制的原因,他們更可能與父母合作。父母不應該只告訴孩子,“因為我說了算!”而應花點時間向孩子解釋為什么這條限制是必要的。一位父親可以指著電源插座告訴孩子,“不要去碰墻上的插座!否則你會受到傷害!”父母還可以問問孩子:“天氣寒冷的時候,你為什么要穿上大衣出門?”或者“如果我把你的玩具放在樓梯上,會發(fā)生什么事情?”這類問題鼓勵孩子去思考自己行為的結(jié)果。如果孩子理解了為何限制是必需的,他們就更可能去接受這些限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1093375.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