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喂養(yǎng)方式
臨床發(fā)現,由祖父母喂養(yǎng)的幼兒,更易出現挑食、偏食等不良習慣。老人的心都比較慈善,加上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可謂“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特別在吃飯問題上很遷就孩子,想吃什么吃什么,不想吃什么就不吃什么。長期嬌慣在一定程度上易導致孩子偏食,而孩子偏食是一種極為不良的飲食習慣,長久偏食會給孩子的健康發(fā)育帶來危害。
2、管教方式
不少老人管教孩子都傾向于兩種極端,過嚴或者過松。一者喜歡什么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經常檢查孩子的行為。依據傳統(tǒng)的管教方式,希望孩子按照大人所計劃好的線路去成長,一切行動聽指揮,從娃娃抓起。另一種極端是溺愛孩子,放任孩子的行為。而年輕父母大多受到現代教育的影響,會更尊重孩子,適當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補充放縱寵愛過度的現象。
但是嬰幼兒的天性是活潑好動的,沒有社會經驗和固定的模式,所以經常會犯各種“錯誤”,如果時時處處都用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就會讓寶寶失去信心。對寶寶成長過程中出現的若干個“第一次”,要給予積極正面的鼓勵。把寶寶當作一個個體,尊重他的選擇,不要因為擔心他做不好而幫他做原本應該讓他自己做的事情。
3、早期智力開發(fā)
不同的時代對于教育的觀念也是不同的。在祖輩時期,早期教育與智力開發(fā)幾乎是畫等號的。而且,很多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容易因為愛孫心切,而會幫寶寶做太多事情,間接地讓寶寶失去學習的機會。因此,如何讓祖輩了解新一代教育的核心概念,請他們一起配合爸媽,是教育寶寶的關鍵。
過分強調知識的灌輸,把教育片面理解為傳授書本知識,把智力開發(fā)等同于提前進行讀、寫、算等技能訓練,這些觀念都是錯誤的。各種早期教育方案的效果追蹤研究表明,早期教育若只放在讀、寫、算的訓練上,得到的效果是短期的。所以,智力的開發(fā)只能算是早期教育的一部分。
而嬰幼兒教育更多的重點應放在感官經驗的獲得、生活知識的培養(yǎng)、良好情商及性格的培養(yǎng)以及做好書寫預備和數學前置經驗的預備等方面。爸媽可以通過一些方式讓寶寶的視、聽、嗅、觸等感覺更靈敏,例如讓寶寶自己抱奶瓶、自己用勺子把飯送進嘴巴、自己尿便后提起褲子、自己將鞋帽歸位、自己收拾玩具、幫助成人擺放碗筷、可以自由地涂鴉、可以從容地做完手中的事情等。像這樣讓寶寶自己體驗生活、接受不同的刺激、讓他自己作決定,對寶寶來說是更好的。
4、安全隱患
小玲和孩子生活,但平時幼兒園接送和看管都是由爺爺來辦。兩個月前的一次驚心動魄的往事,讓小玲嚇出了一身冷汗。孩子五歲好動頑皮,夏季氣溫高爺爺最近有些體力下降,孩子喜歡吃雪糕,放學后爺爺帶著孫子去買,雪糕店在馬路對面,孩子性急直奔雪糕店,爺爺一時沒追上,娃娃也不看紅綠燈就沖了出來,撞上一輛出租車,造成了腿部骨折。說起這些,小玲淚如雨下,爺爺也怪自己太不小心,血壓升高急得住進了醫(yī)院。
在隔代育兒各種矛盾中,安全隱患是致命的。父母是孩子的監(jiān)護人,但是隔代育兒卻把監(jiān)護人的枷鎖轉嫁到了外公外婆和爺爺奶奶的身上。一旦出現安全事故,這責任由誰來承擔?老人的精力和體力都不如小孩,腦力跟不上,反應遲緩,常常連自己都需要照顧,更不說能照顧好孩子,在監(jiān)護方面除了寄托于老人身上的同時,孩子的家長也應該多費些心,或者請個保姆,讓老人從旁指揮和監(jiān)督就比較妥當。小保姆年輕有精力,老人上心、有經驗,二者結合才可相得益彰,危險的隱患自然也就消除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zaojiao/1093376.html
相關閱讀: